探讨思考
-
两会声音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中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凝结着探究科学真理、追求社会进步、寻天索地的人类至高智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走科技强国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仅靠普及科学知识是不够的,还需唤醒全民的科学意识。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引起全国政协委员的强烈共鸣。 新时代,要在全社会厚植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报效祖国的良好氛围,努力创造...2020-07-08
-
两会声音 减负成为今年两会上科技领域的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简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两会“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也表示,要在政策制度上让科研人员不为表格、报销、“帽子”“牌子”等所困扰。 科研是智力探险,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才能有所突破。当下,学术活动的外部干预过多,科研人员各类非研究性事务过多,严重侵占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开展。每年两会上,不少科技界委员抱怨,为编预算绞尽脑汁,为报销打票据来回奔忙,为应付各式各样的项目申报和检查疲于奔命。 ...2020-07-08
-
2019年春节以来,在《流浪地球》的带动下,全国兴起一股航天热,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精神、科普教育和商业航天产业的关注。 2月25日,在位于三亚的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内,一场关于空间科技创新与商业航天产业协同发展的研讨会正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商业航天企业家、科普教育工作者都提到:科学家应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开展科普工作,科普应提升与公众交流的手段和能力。 科普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或许,你早已用上了北斗,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备受青少年欢迎的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形象大...2020-07-08
-
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智能时代”的到来,但目前公民科学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也一定程度制约了智能化的发展。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未达“及格线” 2018年12月29日,《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在京发布,明确指出: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20%。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用其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2018年9月,中国科协公布2018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8.47%...2020-07-08
-
总结回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经验对更好更快地提升我国公众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1999-2018年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线,按照主要特点和完成的阶段性任务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分成三个时期:顶层发动期、政府推动期和社会启动期。 根据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和形势发展需要,借鉴美国《2061计划》等发达国家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中国科协于1999年11月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建议,提出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面向全体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2049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49年使1...2020-07-08
-
2018年12月29日,中国科协发布《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其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2035年超过20%。2018年,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8.47%,初步估算,增长率达到8%左右,才能实现目标。公众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是进入创新型国家的标志,公众科学素质比例超过20%是进入高水平创新型国家的标志。而目前,能够超过20%的国家只有美国、瑞典、日本等少数国家。 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是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07-08
-
“科普”已然成为当下的流行热词。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科普事业正处于良好的黄金发展期。于喧闹时谋更优,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普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值得深思和行动。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我国科普事业已取得长足发展,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一体两翼”不平衡;重科研、轻科普现象仍然存在;评价激励制度滞后于创新发展的要求……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有必要加快出台一揽子解决方案。加强科普奖励工作,完善科普奖励体系,正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 科普奖励对激发各方科普热情,推动...2020-07-08
-
关于科学文化建设的问题,不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政策界都引起人们比较高的关注,但是对怎么建设科学文化,有很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深入思考。 科学文化究竟指什么?怎么理解科学文化?科学文化建设有什么规律?笔者认为,主要聚焦在科学文化建设中五个方面的问题: 什么是科学文化?什么是科学文化的载体? 解答这两个问题,我们需要把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文化因素和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的科学文化区分开来。从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文化因素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科学文化的分析可能就会回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但是,如果作为相对...2020-07-08
-
一、发展历程 英国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出色的科技成就,英国科技博物馆源远流长,大体经过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自然博物馆时期:英国牛津大学在1683年创建了阿斯莫林博物馆,是世界上现代形态科技博物馆的雏形;1753年开馆的大英自然史博物馆是自然博物馆中的杰出代表,馆内的主要陈列为动植物和矿物标本,着重收藏与研究。二是工业技术博物馆时期:1857年建立的伦敦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如同立体的百科全书,有“工业革命博物馆”之美称,主要展出机器设备、科学仪器、实物及模型。三是现代科技馆时期:1986年英国兴起建设科...2016-12-01
-
一、 爱丁堡国际科技节简介 爱丁堡国际科技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Science Festival)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举办,持续时间为12天。英国爱堡市所举办的科技节在世界范围内都极负盛名,已经成为了该城市标志性的文化特色。这主要归功于英国政府在科普工作上独到的运营方式:在科技节的开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主办者退居到了协办者甚至只是资助单位的地位,而科技团体或各大高校成为了真正的主办方。2003年的爱丁堡科技节一共有六大类共125个活动项目,其中成人参与的活动有70项,占56%;儿童参与的活动有67项...20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