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药学会第一届皮肤病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为搭建皮肤科临床专家以及药学专家共同组成的平台,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范围,3月4日,由省药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皮肤病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皮肤病治疗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在广州华泰宾馆顺利召开。
成立大会邀请了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志华为大会致辞,郑秘书长首先祝贺省药学会第一届皮肤病专家委员会成立,并提出了皮肤病专家委员会能够继续秉承省药学会优良品质的殷切盼望,带领皮肤病药物治疗领域取得更多创新与发展。随后,郑秘书长宣读了第一届皮肤病专家委员会任职文件:罗迪青担任主任委员,陈孝担任顾问,冯佩英、彭学标、任斌、薛汝增、李海翩、吴玮、谢凯、莫小兰、刘杰、王卫亮担任副主委,赵玉昆担任秘书;宣读了32位常务委员及96位委员名单;并为主委、顾问、副主委以及秘书颁发证书。
紧接着,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迪青教授上台发言,他表示皮肤病专家委员会虽受疫情干扰,但在省药学会领导及各位专家大力支持下,皮肤病专家委员会在今天顺利召开,衷心感谢支持。此外,罗迪青教授对专委会今后工作提出了四点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积极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参与,加强与其他学术机构合作,提高学术水平与影响力。二是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建立良好学术传承机制和交流平台,促青年人才成长与发展,如“如何撰写英文论文”专题讲座。三是开展公益活动。组织皮肤病和药学专家走基层,开展社会义诊公益活动。四是加强委员交流。充分利用药学专家和皮肤病专家的优质资源,遇到疑难问题时,委员之间及时咨询、讨论、交流。
会议邀请到了多位来自各医院的专家进行精彩的学术授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迪青教授首先带来了“银屑病治疗的过去、现在与将来”,通过阐述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梳理了银屑病治疗取得的最新进展;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薛汝增教授讲述了“大疱性类天疱规范化诊疗”,强调大疱性类天疱诊治需从规范化诊断、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入手,并介绍了治疗药物方案的选择原则、不良反应处理、复发问题以及随访和患教;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隽华教授分享“TAK-STATs通路以及JAK抑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从JAK-STATs通路方面解释了抑制JAK家族成员带来不同的效应和影响,结合我国已上市JAK抑制剂阐述JAKi在皮肤临床上的应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李海翩教授传授“儿童皮肤用药安全”课题,针对儿童在皮肤科用药的热点话题,从儿童生理特点和用药计量方法出发,总结了儿童用药基本原则以及常用药物用法用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冯佩英教授讲述“生物制剂用用于由皮肤主导的多重过敏性疾病”,提出“过敏体质”是过敏性疾病产生的根本,IgE是产生过敏的关键,并展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MDT/MHT模式的病例分享;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吴玮教授展示“富血小板血浆在皮肤科的应用”,提出“PRP-吸血鬼”治疗法并不难,阐述PRP在皮肤科临床中的制备方法与治疗事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彭学标教授讲述“全身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合理应用”,从糖皮质激素来源、分类、作用机制、剂量划分、不良反应及禁忌症、使用注意事项、特殊人群应用、皮肤科临床应用8个方面体现合理应用的重要性;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莫小兰教授传授“药物基因组学融合机器学习探讨临床免疫用药问题”,从临床中发现免疫用药共病——存在个体差异性问题,通过药物基因学分析得出临床一应个体化用药,展示他克莫司、甲氨蝶呤用药案例,提出“采用人工智能工具,开发疗效、毒性预测模型,可有效提升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决策支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迪青现场教学“皮肤摄影浅谈”,通过分析相机影响成像、控制曝光、其他影响成像因素等方面分析照片不清晰的原因,针对在皮肤科临床中头部、外阴、腔口等特殊部位以及儿童特殊人群,提出了技巧性方法,结合后期调整可轻松驾驭皮肤摄影;最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别展示了疑难讨论病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韩建德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陆春教授、南方医科大学读书皮肤病医院薛汝增教授以及现场的专家教授针对各病例积极讨论并提出建议。
至此,省药学会第一届皮肤病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皮肤病治疗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