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系列活动】3·3爱耳日丨人工耳蜗如何帮助听障人士重获新声?
导语:2022年3月3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十个“世界听力日”。今年的主题是:To hear for life, listen with care! 在这个特殊日子,我们倡导大家安全用耳、科学维护、重视听力康复、预防听力残疾。
2021年WHO发布《世界听力报告》中指出患有听力损失及面临听力损失的人逐年增多,目前全球超过1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耳患有中度或以上听力损失,儿童约3400万。未来30年,听力受损者的人数可能会增加1.5倍以上,超过7亿人可能会经历中度或更严重的听力损失。在我们中国,约有2780万人的生活被按下静音键,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听力损失,使他们陷入无声世界。
1790年意大利Alessandro Volta 最先发现电刺激听觉系统产生声音感觉的现象,经过数百年时间、几代科学家的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人工耳蜗”,一种听觉辅助设备,被视为最成功的神经假体,让数以万计的耳聋患者重回有声世界。
人工耳蜗为什么能让人听到声音呢?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听觉与前庭障碍分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科主任张宏征介绍,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作为重度至极重度耳聋的主要治疗方法。
人工耳蜗工作原理
1、言语处理器上的麦克风收集声音。
2、言语处理器把声音分析编码成特殊形式的数字信息。
3、这些信息被传送到线圈并跨过皮肤传送到植入体。
4、植入体解码这些信息,并发放电脉冲刺激到耳蜗内的电极。
5、电极刺激耳蜗里的神经纤维。
6、听神经接收到电信号,并将它们传送到大脑的听觉中枢。
正常听觉生理过程: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听觉皮层。
人工耳蜗听觉生理过程:言语处理器(声信号变成电信号)-植入体-听神经-大脑听觉皮层。
做完手术后,马上就能听到声音了吗?
张宏征主任介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成功后,一般要等待3周左右,人工耳蜗经过开机调试,患者就可以听到声音了。但听到声音不等于能听懂“声音”,就好像我们第一次听外国语言或者其他地方的方言时,也仅仅是能听到,但不一定能听懂,所以术后的言语康复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语前聋患儿。如何将听到的声音和言语联系起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患者本人、康复老师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从这方面来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成功,仅仅是听到声音、听懂声音及正常交流的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