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

关于印发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1日 来源: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 【字体:

学会各会员:

根据《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半岛(中国)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和《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我会依照《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章程》,结合我会实际,编制了《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已经第一届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参照执行。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

2021年12月31日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根据《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半岛(中国)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和《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依照《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章程》,结合我会实际,编制《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本规划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我会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实施原则,明确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年度计划的依据和行动指南。

一、发展回顾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2017年2月28日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学会同时是广东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的“广东省精准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侯凡凡院士任理事长;是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成立的“广东省临床基因检测质量控制中心”的挂靠单位;是广东省科协批准成立的“广东省科协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牵头发起单位,中国科学院徐涛院士任主席团主席。

学会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国家、省委、省政府、省民政厅的工作精神,以“做一个有梦想、有追求、有情怀的新型学会”为愿景,秉承建平台、重行动、逐梦想的宗旨,以打造全国一流的精准医学社团为目标,以党建强会为引领,以建设新型社会组织为载体,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精准医学发展,紧密、广泛地团结精准医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医疗卫生、生命组学、生物医物、大数据、知识产权、政策研究、金融投资等多领域工作者,搭建起政、产、学、研、用、金之间的交流、共享和合作的大平台,在生态圈和产业链建设、学术交流、技术推广、联合研究、标准制订、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品牌培训、科普宣传等领域都已经踏出了坚实的步伐,探索出一条社会组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为助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已成为精准医学的引领者、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的创新推进者。

学会成立4年来,取得了高速、健康的发展,现已正式成立分支机构60个、发展个人会员1万余名、单位会员136家。学会获评广东省民政厅2020年度5A级全省性社会团体,广东省科协2020年度科技社团综合能力评估五星级学会,广东省科协“2019年度科协系统统计调查工作优秀单位”、“2020年度科协系统政务信息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和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社团正处在时不我待、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对标全国一流学会,我会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如国际交流合作领域还有待拓展,科普体系还不够丰富多样,组织动员力、服务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学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遵循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开创新发展阶段学会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精准医学领域,坚持创新发展,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政治引领、公共服务、价值赋能为着力点,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深化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建设,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推进精准医学研究和应用,促进精准医学产业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

——坚持依法办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要求,不断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内部管理,自觉接受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等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学会发展的全过程,在分支机构建设、业务活动、会员服务、管理模式上坚持全面创新,继续按照新型学会模式创新发展。

——坚持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广泛团结精准医学多领域资源,坚定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理念,推进政产学研用金融合发展,助力我国科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求真务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以党建强会引领学会创新发展效果充分体现,继续保持学会体量与质量的健康发展,学会生态圈大平台汇聚的资源更加丰富、强大,构建对外交流合作新局面,成为全国一流学会,并以世界一流学会为新目标而努力,致力于促进精准医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中国精准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新贡献、创造新辉煌。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政治上过硬

把政治建设摆在头等大事抓。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揽思想和行动,坚持将党建强会作为学会发展的核心点、关键点,务实推进,并贯穿于学会工作的始终,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学会组织运行和发展全过程,在不断强化学会党支部实体化建设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将党建工作深入到广大会员中,引领好广大科技工作者跟党走,统领好学会的发展方向,保障学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作用

学会要承担起承接政府职能的重要责任,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协助政府部门,组织会员共同推进精准医学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标准规范、物价医保等方面的研究与实施。

(三)强化全产业链融合创新平台建设

广泛融合精准医学、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的全产业链资源,汇聚精准医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医疗卫生、生命组学、生物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政策研究、金融投资等龙头骨干机构和科技工作者,不断做大、做强学会生态圈平台。

充分发挥广东省精准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科协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的资源汇聚作用,汇聚学会外部更多机构和资源,打破业界局限、领域局限、专科局限,搭建起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生态圈,按照“组团出海、资源共享、集成创新、合作共赢”的目标,共同促进精准医学、生物医药与健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四)稳步扩大分支机构规模

坚持系统化地按照疾病类、支撑类两大类,稳步推进分支机构机构。随着分支机构的增加,要注重新建分支机构的质量,避免分支机构的冲突和重叠。在分支机构中推进专业学组、专业委员会建设,提升分支机构吸引力和活跃度。重视护理工作,在相关的分支机构中建立护理专业委员会,促进护理与精准医学的融合。注重发现、规划、推进精准医学新技术、新业态、新政策的前沿分支机构的建设。到2025年设立的分支机构总数不少于80个。

(五)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服务平台

1.学术交流平台

充分发挥学会统筹引领和分会机构丰富的资源优势,搭建丰富、多层次、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平台,活跃了学术氛围。打造“精准医学大会”品牌,成为全国精准医学标杆盛会,成为国际知名会议。举办系列化、系统性、高端的学术交流,引领精准医学发展。注重挖掘、培育一批品牌性的学术活动。打造品牌培训项目,提高精准医学应用水平。创新小型精品化学术沙龙,促进技术应用。

推进“精准云课堂”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组织专家开发课程标准、录制课程视频,努力打造成为精准医学领域的权威的线上培训平台,并争取申报国家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机构。

继续推进精准医学科技期刊建设。在十四五期间,举全学会之力,瞄准数字化、国际化前沿水平,创建一本精准医学科技期刊。

2.联合研究平台

积极承接政府部门研究项目,并充分发挥多领域资源优势,组织会员单位、科技工作者开展精准医学领域联合研究,推进精准医学技术发展。

3.标准创新平台

不断优化团体标准编制流程、强化团体标准委员会建设,系统化构建精准医学标准体系建设,以团体标准为基础,积极争取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牵头编制或参编,争取在“十四五”期间,至少成立1个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引领、规范和促进精准医学行业发展。

4.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融合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产业基金、产业园、龙头骨干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维权机构,搭建卫生健康、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转化运营的桥梁,为行业提供生物医药知识产权的培训、咨询、知识产权代理、法律维权、成果转化、融资等体系化的服务,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医院的知识产权运营水平,推动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5.医工结合创新平台

依托分支机构专业资源,以广东优势的工科学科为基础,联合国内外高水平医学机构、医院临床、医疗器械、康养保健等产学研机构,不断推进完善医学数字化数据,搭建完善的医学数字化平台及体系,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完善的行业标准及系统的操作流程,服务于精准医学、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医工结合,推进医工医疗结合、医工康复结合、医工健康结合等高层次高质量发展。

6.CRO产业链平台

依托分支机构专业资源,融合药物探索、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审批与上市服务机构、生物医药企业以及医疗卫生机构临床试验管理、临床研究人员等CRO产业链全链条资源,搭建、维护CRO产业链健康发展的生态圈系统,为院内研究者、SMO和CRO三方的合作服务,大力促进临床研究新药研发、提升新药研发水平。

7.技术服务和推广平台

精心做好“广东省精准医学科学技术奖”工作,培育成精准医学领域的品牌奖项,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积极向省科技主管部门推荐省科学技术奖。

以科技成果鉴定、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新技术分享会、技术沙龙、技术发布会、博览会、科技服务站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立体化、多维度的技术推广平台建设,推进新技术临床应用,提升医疗水平。

打造“广州精准医学博览会”品牌,成为精准医学领域的顶级博览会,形成汇聚国内外精准医学新技术、新产品的高端展示、上下游资源链接平台。

继续推进科技服务站建设,按照区域、行业,合理布局科技服务站点建设,对各科技服务站点的服务内容和技术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拓展和优化配置,增强学会科技服务站的实力与服务能力,将各站点建设成当地的精准医学技术咨询平台、人才交流平台、科普基地以及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推动当地精准医学的全面发展。

8.人才服务平台

实施凝心聚力工程,激发释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实现创新创造价值,营造科技创新文化生态遵循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搭建院士、专家、会员服务平台,精心提供支撑服务,举荐表彰激励科技人才,实施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柔性引进工程,组织开展会员交流活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精英之家”活动,提升为重点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联络服务质量。

加强对精准医学创新前沿、基层一线和青年科技人才动态宣传,广泛开展获奖创新人才、创新团队、龙头骨干机构典型事迹的媒体宣传,褒奖和宣传先进科技工作者,展现新时代科技工作者风采,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热情。

贴合会员个人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使科技人才增强对学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励科技人才为精准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创造价值。

(六)推动建设精准医学科普服务新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发挥学会优势,引导单位会员、个人会员投身科普事业,组建高质量精准医学科普专业团队,推进专家科普工作室矩阵建设,制作、生产、分发科普作品,生产更多优秀原创性科普作品,增加科普产品有效供给。

结合重大科技事件、科研成果、社会热点等开展科普活动。加强公众与科学家、专家互动对话,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热点问题。

(七)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新渠道

深入推进广东省科协海智计划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工作站建设,不断完善科技服务创新工作机制,依托学会的专家资源以及覆盖精准医学全产业链的项目资源平台,进一步充分发挥学会作为精准医学科技社团对海外科技合作交流的优势和作用,组织开展招才引智引项目工作,柔性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做好海外知华友华科学家联系服务,促进海外人才来粤创新创业,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和新时代人才强省作出新贡献。

紧扣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围绕服务“双区”建设,举办高水平的精准医学国际会议、国际组织高峰论坛。加强与国际民间科技组织联系合作,争取加入成为精准医学相关的国际科技组织成员,推荐专家加入国际科技组织。加强与省外事部门、外国领事馆等机构交流,依托会员单位重点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独联体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发挥会员中的外籍专家优势,拓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渠道。

融入湾区经济建设,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联盟”平台优势,拓展合作项目,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好对接和融合工作。

(八)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发展实力

按照省民政厅5A级全省社团、省科协五星学会的标准,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打造职业化社团、制度化社团、信息化社团、媒体化社团,增强发展实力。

1.打造职业化社团

学会秘书处实行职业化建设,按照“因事设岗、人岗匹配”的原则,人员数量、部门数量稳步调整,不断加强支撑能力建设。秘书处员工需签署劳动合同,真正实现秘书处实体化,内部严格按照现代企业运作机制管理,不断完善薪酬制度、绩效考核管理和运行机制,实现职业化管理并运作良好。

2.打造制度化社团

制度建设是科技社团规范发展、有序运行的的核心保障。学会应不断建立健全法人治理层面、秘书处层面的规章制度,保障学会依法依规、优质高效发展。

3.打造信息化社团

继续完善秘书处内外网建设,推进信息化应用。对外网进行重新构建,打通底层数据,实现基础数据的互连共享,实现会员管理、会议管理、项目申报、专家评审、成果转化等一站式服务,保障学会工作高效运行、规范有序。

4.打造媒体化社团

加强学会宣传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分支机构和专家力量,不断扩展、强化融媒体新型宣传矩阵建设,开展科普宣传、行业前沿宣传、学会动态宣传,不断提升学会的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形成行业引领力。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学会章程,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学会领导、秘书处、分支机构等各负其责,确保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有效落实。

(二)强化条件保障。坚持系统规划、稳步推进,不断加强秘书处建设,强化预算管理和发展规划的衔接,提高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绩效监控,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三)加强评估检查。定期研究,分析形势,对本规划涉及的重点任务和措施有针对性的加以完善。建立检查报表制度,每年检查落实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把实施的成效纳入工作绩效考核,推进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四)提高风险防控。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把防范化解风险各项工作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聚焦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风险点,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建立年度内审工作的机制。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分析研判、请示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回应会员、行业和社会关切。

文件下载:

 

关于印发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pdf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