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食品学会
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学会之窗>广东省食品学会>学会动态>半岛(中国)

省食品学会第七届八次理事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7日 来源:省食品学会 【字体:

12月2日,广东省食品学会第七届八次理事全会在东莞市松湖湾华美达广场酒店召开。本次理事会议由阮征秘书长主持,曾庆孝名誉理事长、李汴生理事长、全体理事(代表)出席,监事会和部分专家顾问列席会议。

李汴生理事长为会议致辞,对学会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学会的发展离不开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理事会成员和顾问一直以来对学会工作的认可和积极参与,希望大家继续为学会的发展建言献策。学会在省市科协的指导下,踏实工作,搭建与分支机构、单位会员和广大食品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平台,吸收高科技元素,积极紧密结合产业,推进广东省食品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传统食品工业向食品智能制造转型发展。

会上,阮征秘书长从学会建设、学术研讨、建言献策、科普宣传、科技服务、评优推优等6个方面汇报了学会2021年度各项工作情况。学会坚持政治引领,强化专职服务,党建会建融合,充分发挥学术、科普和智库优势,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2021年学会再次获评广东省科协“五星级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先进集体”;广州市科协“2021年广州市基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食品学会科学技术奖”也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备案,将进一步充分调动我省食品行业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解决食品行业的关键、共性和瓶颈问题,挖掘和推广技术含量高、效益好的项目成果,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学会6个专委会分别汇报了2021年工作情况,各专委会在各自领域积极开展工作,发挥学会专家智库作用,深入挖掘校政企等多方面潜力,成绩斐然,并就来年工作进行展望。

吴继军秘书长介绍了农产品加工专委会的情况: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项科技成果通过验收并获得好评,一项农机研发成果通过检验;新开发的“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试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验收,获得省领导高度评价等;肖更生副校长当选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岭南特色现代桑基鱼塘、德庆贡柑产业、荔枝产业转化等成果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吴小勇秘书长分享了焙烤食品与粮油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成果:3项科研成果荣获广东省行业协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标准制定十五项等;承办全国焙烤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及工作会议;组织第二届广东省品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工作。

刘婕秘书长汇报了乳品与益生菌专委会的情况:一项成果获得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202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会员产品获得人民日报颁发的“人民好品工程”产品称号;会员单位获得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十三五”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二十强企业》称号;主持编写了广东省食品行业科技进步奖团体标准;参与起草了《中国奶业D20标准生牛乳》团体标准等。

陈胜军副秘书长详细介绍了海洋食品专委会的成果: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进展顺利;两项成果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鱼类生物法腌制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由学会组织专家进行成果评价的;参与了“冷冻鱼糜”国际标准制订等。

任娇艳秘书长总结青委会一年来的工作:积极组织和参与第5届医药与食品中的植物化学物质国际会议、国际传统发酵食品产业高峰论坛、国际“可持续、健康、个性化”研讨会暨2021“复杂食品系统功能传递”国际研讨会(DOF2021)等,青委会多位委员做了主旨报告。白卫滨教授获得2021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的杰出青年奖,余元善研究员获得第16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廖卫梅秘书长对新资源食品专委会工作进行了回顾:作为新成立的专委会,积极拓展资源,组织召开了粤港澳大湾区药食同源与新资源食品样本库创新平台建设研讨会;前往云县当地进行了考察对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学会名誉理事长曾庆孝教授做了总结发言,肯定了学会取得的突出成绩,并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进一步调动全体会员、会员单位及各专委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会的优质平台作用,资源共享。只有联合起来,劲往一处使,才能把学会做大做强。

自由发言环节,各位理事纷纷从不同角度为学会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建议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扩大学会影响力;希望发挥学会平台优势,广泛吸纳多学科交叉人才;群策群力,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评价和评奖工作;注重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推动优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同时呼吁各会员企业间加强联系,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需求互通,共创共赢。

本次理事全会还就4位常务理事、10位理事的增补进行了选举表决,监事会监督全过 程。

会议期间,全体代表参观了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这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二大科学装置之一。它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为中国物质科学、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平台,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前沿科学问题、解决瓶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将继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准确把握学会“四个服务”的职责定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打造学会特色品牌,加强学术交流合作,聚焦承接政府职能、强化科普宣传推广,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团结广大食品行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全体会员,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不断推动学会工作迈上新台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