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佛山市科技志愿服务暨“同济科普讲堂”第六期开展
3月29日,佛山大学副教授李新晖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和AI做同学:人工智能如何让学习更聪明、更有趣?》拉开了2025年佛山市科技志愿服务暨“同济科普讲堂”第六期的帷幕。
活动吸引了同济、城南、石湾二小、建设、元甲,惠景中学、六中、汾中、三中、四中、华材等中小学校的138名师生和家长的踊跃参加,还有32名来自佛山大学、南海区和顺德区的志愿者积极参与。
李教授从认识人工智能、AI改变学习方式、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用好AI、未来所需的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和AI做同学:人工智能如何让学习更聪明、更有趣?李教授把人工智能称之为“会思考的电脑朋友”,如常见的机器人、机器狼、纳米机器人、学习伙伴等。通过多款AI学习工具的演示,直观呈现了人工智能如何从“辅助工具”进化为“学习伙伴”。从智能错题整理系统到创意写作助手,同学们惊讶地发现,AI不仅能精准定位知识薄弱点,还能用游戏化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李教授现场演示了智能学习软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错题分析和知识点推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展示了AI如何与人类教师协作:智能系统负责知识点讲解和重复性训练,教师则专注于激发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李教授指出未来的学习不再是人与机器的对抗,而是人机协作的共创。
李教授建议家长关注点:避免题海战术。AI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自动调整题目难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就像一位“私人教练”。“与其禁止孩子使用AI,不如教会他们如何用AI培养高阶思维。”李教授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利用AI完成基础任务,将节省的时间用于跨学科项目和实践创新。
李教授还寄予同学们学习AI的厚望。一是保持好奇心像科学家一样提问。如“AI为什么会犯错?”,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二是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强调数学、编程和艺术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对于培养未来创新者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由佛山市科协、佛山市禅城区科协指导,佛山市科技人才协会、佛山市同济小学主办,佛山市蚕成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旨在通过研讨式学习,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与跨学科学习能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