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院士专家广东校园行活动(茂名化州站)举办
3月28日,第四届院士专家广东校园行活动走进化州,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及广东省科普讲师团的5位专家,分赴化州市第一中学、第一小学、第二中学、第八小学和第六中学,为师生们带来5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报告会。
此次活动由茂名市科协、茂名市教育局联合主办,通过推动高端科普资源下沉基层校园,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为教育“双减”注入科技动能。在化州市第一中学主会场,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吴晓玲,茂名市科协联络部部长潘伟栋,化州市科协主席颜晓燕和市教育局副局长刘付伟辉等出席活动。
吴晓玲在致辞中指出,院士专家深入校园开展科普巡讲,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普与教育融合的重要实践,也是科技兴教、科普惠民的创新举措。她强调,学校要以“双减”政策为契机,将科学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激发青少年探索热情,培养更多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
活动中,科学家们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量身定制科普内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文耀以《生活,因科学而美》为主题,通过生动案例揭示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带领高中生解码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规律,引导他们感悟科学与美学的交融;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后赵韦人在化州市第一小学通过光谱实验演示,让小学生在沉浸式互动中理解《光健康与健康照明》的奥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免疫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医学博士陈钰面向我市第二中学学生,以新冠疫苗研发为例,深入浅出讲解《mRNA技术——疫苗研发的加速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药师曲彩红为化州市第八小学学生设计《药物安全知多少》趣味课堂,通过动画演示普及用药常识;工学博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邓开野则在市第六中学以《胜败乃“菌”家“肠”事———肠道微生物及其健康管理》为题,揭秘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奇妙关联。科学家们用通俗语言拆解高深理论,让抽象概念变得鲜活可触,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据悉,本届院士专家广东校园行活动紧密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要求,通过科学家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不仅传递了前沿科学知识,更以科学精神浸润学子心灵。随着一场场报告会的开展,化州市校园内涌动着探索求真的热情,科技强国梦在年轻一代心中悄然扎根。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