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州市“国际学术会议之都”建设项目之中国(广东)生物技术国际合作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9月2日,由省科技厅、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指导,广州市科协支持,省生物技术产业化促进会主办的广州市“国际学术会议之都”建设项目——2022中国(广东)生物技术国际合作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产业发展创新沙龙”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2楼科技成果发布厅举行, 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原主任、大会主席郭俊,广州市科协一级调研员、市科技社团党委书记程志鹏,省生物技术产业化促进会会长蔡婉生出席并致辞,来自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医疗从业者,生物技术领域负责人和技术精英等近100名代表参加会议。
据悉,本次大会既是广州市“国际学术会议之都”建设项目,也是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系列活动。旨在推动生物技术国际合作,加强学术交流,搭建“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合作交流、对接平台,让企业在较短时间里一站式解决技术升级、资金对接、人才储备、销售渠道、品牌提升、合作交流等问题。中国工程院吴清平、张偲两位院士,以及中科院3位研究员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安全建设”等热点问题分别作了学术报告,并进行学术探讨。
吴清平在报告中指出,微生物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地位,自2007年起,他开始带领团队展开系统性科研攻关,推动从科学大数据库构建到产业防控应用的系统性探索,研发了食源性致病菌和病毒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及检测芯片,推动相关产业实现检测全覆盖。该项目首次建成我国最大、最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首次建成具有代表性及组学信息特征的标准菌种资源库,打破了发达国家对于核心菌种的垄断。张偲则在《海洋烃类能源有序开发的“负碳”路径》报告中详细地介绍了高压和富甲烷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生存策略、生物固碳(甲烷)与甲烷环境削弱过程、甲烷物态演化及其演变机制三大核心科学问题,以及完成科学目标的主要任务。
大会还进行了圆桌会议环节,演讲嘉宾和与会者互动交流,解答与会者提出的学术性问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大会共收到论文13篇,涉及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与生态系统治理等各个方面。本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同步开展,累计观看人次超11万,在广大生物技术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广东广播电视台现场采访,研讨成果得到《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省市媒体的关注及报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