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普大讲坛顺利开展
9月25日上午,由广州市科协、广州日报社主办的188期广州科普大讲坛上,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生导师、粤港澳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雷渠江,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魏武分享了人工智能的当下与未来。
中国AI在基础层、技术层还有很多欠缺。杜兰以石城川因11岁时用药不当完全失去听力后,靠着顽强意志考上大学、担任跨国公司软件工程师并研发出“音书”app,实现实时字幕通话的事迹为例,强调AI对人类命运的改变。她认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经济社会发展被注入了新动能,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经历深刻改变。“疫情对新技术起到孵化作用,过去可做不可做的事,今天都成为必须去做的事情。”在当下的弱人工智能时代,AI尚可以给人们诸多惊讶。在未来的强人工智能时代,AI也一定能让更多幻想实现。在迈向强人工智能时代的道路上。
杜兰表示,目前在人工智能的竞争格局中,中美两国处在领先位置。且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些关键技术上比如已经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不过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中国更多是在应用层百花齐放,但在基础层、技术层还有很多欠缺之处。“目前人工智能在运算智能、感知智能方面已经取得很多进展,但是认知智能方面仍属于无人区。虽然我们在认知智能大赛获得很多奖项,但是人工智能的水平仍处在6岁孩子的阶段。为了让AI更能理解更会思考,我们还需要努力。”杜兰说。
目前的机器人仍然不够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载体。很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颠覆了人们的想象。“现在有种机器蛇,当企业排污的时候,机器蛇可以在水中追踪污染物的轨迹,帮助执法者找到排污企业的位置。”在雷渠江看来,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水平仍然不高。国家已经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如果是大工厂,一条机器人产线安装不需要大的调整。而中小企业的产品时常在变化,这意味产线需要调整,视觉算法要调整。但是中小企业往往没有那么多人才和资金来支撑。”雷渠江说。
雷渠江表示,人工智能+机器人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是智能化水平低。所以即便是波士顿动力这样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机器人公司,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其次是传感器成本太高,比如一个激光传感器成本就在几十万元,硬件成本成为制约产品广泛应用的桎梏。最后是数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到挑战,比如自动驾驶系统在暴雨天气运作时,传感器采集很多无效数据,影响了最终决策导致事故发生。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突破依然需要在算力、数据、算法上发力。
人工智能领域面临3000万人才缺口。站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背景下,中国还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魏武认为,我国在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义识别等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领域,部分已接近和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但仍然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从国家机器人发展的角度,也需要进一步加速高精度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和研发创新的产业化进程。“当前以及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构成的新型载体所替代,相关的大量新岗位也会应运而生。”
魏武表示,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而到2030年国内人工智能(含智能制造)核心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万亿元。教育部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含智能制造)相关十大领域在2025年将面临3000万的人才缺口。“其实从机器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反而需要更多人才补充这个缺口。”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