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基层科协>广州>广州市>半岛(中国)

广州:生态领域知名专家交流建设“生态广州”研究心得

2014-06-12 来源:广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为配合2012年11月13日至16日在广州举办“第十三届国际植物园协会大会”,11月13日,由广州市科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共同主办的“广州生态城市”专题研讨活动在燕岭大厦举行。约40余名政府官员、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香港地球之友为代表的环保组织代表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交流了广州城市绿道发展、理想城市规划、植物物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等问题。

  据了解,2011年10月,广州市就下发《关于推进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城市的实施意见》,将从多个方面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意见》指出,广州市将从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按照“地、水、气、物、能、生”六字诀方针,紧紧围绕广州市现阶段生态城市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找准问题和差距,确定了具有广州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建设目标,即建设“花城”、“绿城”、“水城”特色的生态城市,并建立一套符合生态发展理念和广州实际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采取“以目标为导向、以项目为推动、以考核为手段”的模式,实施“节地、碧水、蓝天、清洁、低碳、绿地”主题计划和行动项目。广州市从全球化和区域协调出发,提出了“碳汇林”和“碳交易平台”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积极推行城市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在城市发展方面,向资源节约和低碳转型,倡导城市低碳发展,提倡集约节约用地。本次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们就围绕着贯彻实施这一《意见》,交流各自专业在建设“生态广州”方面的研究心得。 

  会上,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吴敏副局长通过“绿道建设与功能开发”的专题演讲,集中介绍了广州市现有绿道规划、建设和发展方向。广州目前已经有2163公里绿道,串联了320个主要景点,151个驿站和服务中心,覆盖面积3600平方公里,服务800万人,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这些绿道建设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为民众提供了更舒适的人居环境,更给广州GDP带来上亿元的收益,成为“绿色经济”的重要贡献力量。

  广州地理研究所的黄光庆研究员向听众介绍了其最新研究成果: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微循环作用。黄光庆研究员将人体微循环系统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通过区域内局部微循环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整体大循环的通畅和正常运行。此理论可运用于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建筑等各方面规划建设。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骆世明重点介绍了广州重要的水源地和农业区--粤北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情况。他表示,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从化也应向此方向发展,通过非化学方法实现养分供应和病虫害防治。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任海向听众介绍了世界园林最新发展模式及园林在物种、环境保护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介绍中国未来将投入14亿来保护120个极少种群(在世界上少于10个个体的为极少种群)。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