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基层科协>广州>广州市>半岛(中国)

第六届广州科技创新南山奖揭晓 10位精英脱颖而出

2018-02-06 来源:广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近日,由南山自然科学学术交流基金会设立的“广州科技创新南山奖”经过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评选出10位在2017年度广州地区科技创新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2月5日,10位获得“第六届广州科技创新南山奖”奖励的科技精英参加了2018广州市科协年会,在会上接受表彰,南山自然科学学术交流基金会发起人钟南山院士为获奖者颁奖。

追求现代岭南建筑极致之美的南粤工匠

作为一名广东本土建筑师,30年来,他一直执着于思考和探索岭南建筑现代化,他坚信建筑审美必须归宗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展现出建筑主体的时代特征。“让人诗意地栖居”是他一贯的坚守,其作品处处散发岭南文化生命力,彰显了新时代广东建筑师的文化自信,是广东当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

2001年,王河成功将岭南建筑风格融入到珠岛宾馆翠湖楼的改造中,大胆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重檐歇山大屋顶手法,辅以砖、木、石的“三雕”和灰、泥、嵌瓷的“三塑”民间建筑工艺手法,结合满洲窗、琉璃瓦、红棉花样勾子和滴头等细节,呈现出“看上去很岭南,很民居,用上去像国宾馆”的翠湖楼,受到各界一致好评,被誉为“一号楼专家”。该建筑获得2002年广州市优秀设计一等奖、2003年广东省优秀设计一等奖。

“工于心一丝不苟,匠于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是王河之与工匠精神的终极体现。在设计大型住宅小区“恒荔湾畔”时,他将岭南建筑注重空间通透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的设计中,没有一间正西向的房子,整个楼盘江景房达到70%,大大突破了原有地块局限,使群众享受诗意的生活是他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2008年设计广州从化“从都养生谷”,拟将狩猎行宫的岭南造园艺术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既体现了传统宫殿的艺术形制美,又结合了岭南传统装饰工艺手法;很好地把中国古典宫殿建筑艺术与岭南地域装饰特色推向艺术新高度。

主要成果

2003年国家工程质量奖银奖

2006年国家住建部中国建筑文化奖

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银奖

2016年广东省“南粤工匠”称号

201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广东省勘察设计一等奖

先后出版《中国岭南建筑文化源流》《岭南建筑学派》《岭南建筑新语》等。

十年坚守 方得始终做“健康广州”的践行者

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王健松,是广州本土药业研发的代表人物。他真正做到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了对既有药品的颠覆性技术创新,成功研制“首仿”药白云山金戈,完成头孢硫脒二次开发,有效形成了广州本土药企的技术壁垒,为实施“健康广州”、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他成名于中国“伟哥”白云山金戈的研制。谈到金戈,王健松有些感慨:“过程中有很多的酸甜苦辣,做得很辛苦。”,他带领团队成员投入了全部心血,从方案设计、实验到申报资料、注册,全部亲力亲为。2014年10月实现首仿上市,白云山制药总厂成为国内首家取得伟哥“出生证”的企业,一举打破原研企业对中国市场长达13年的垄断,2017年金戈市场零售额达20亿元。

在白云山制药拳头产品头孢硫脒的二次开发中,他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飞跃。为了解决当时头孢硫脒需使用冷库保存极不方便的问题,他带领团队筛选全国50种胶塞,逐一分析、排除,系统研究残氧量控制问题,设计新的充氮装置,提高了在分装药物时充入惰性气体的速度。历时六年,终于实现了药品的阴凉库储存,并拿到生产批件。目前,头孢硫脒的制定标准是远远高于《中国药典》(2015版)的标准。

主要成果

201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

2015年度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等。

攻克红层工程“癌症”的执着探索者

红层工程因其怕遇水、怕开挖的特殊“三明治”结构,一直是工程中的“癌症”。刘镇博士作为一名优秀的80后学者,将解决红层工程科学难题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潜心于红层工程中“癌症”的发病机理和治理原理、方法与技术的钻研,脚踏实地,努力攻关,成功丰硕,保障了该类工程全生命期的安全。

刘镇博士从小就对工程感兴趣,自 2005年师从著名红层工程专家周翠英教授,十余年来,与团队成员一道日以继夜攻克难题。他突破原有单一尺度灾变表达,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作用下软岩多过程多尺度试验的新型仪器;揭示了软岩软化这一“癌症”的发病机理,建立起软岩灾变全过程的多尺度非线性动力学计算方法;引入了物联网、可视化等技术,开发了工程灾变远程实时多尺度四维重构与预警技术,实现了软岩“病源”的实时透视跟踪,提高了“癌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在对“癌症”进行精准诊断基础上,刘镇博士注重过程管控和综合治理,他从岩土工程全寿命期管控多维集成入手,开发了岩土工程全寿命期信息大规模智能采集与加工、六维动态复合快速建模、协同工作平台等技术,建立了岩土工程全寿命周期智能信息模型平台,实现智能管控与全局优化,同时研究了软岩、水和结构荷载耦合作用及其变形失稳全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给出了其动力学临界判据,发展了其灾变动力学与能量耗散最优控制原理,从而为改变红层工程的传统设计思路和方法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主要荣誉

2013年入选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2016年入选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等。

“甜蜜事业”的耕耘者

自1982年大学毕业后,江永一直致力于甘蔗育种、栽培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推广,他开创的科企合作模式正向全国蔗区推广,30多年来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尤其是对广东、广西、云南蔗区产生了深刻影响。他率先提出旱地甘蔗“吨糖田”栽培的系统工程技术理论,突破了处理糖蜜废液这个世界糖业界公认的最大难题,为我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把最先进的甘蔗种植技术推广出去,让更多的蔗农受益”是江永心底最浓的情怀。早在1996年他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完成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华项目“中国贫困地区甘蔗改良”工作,在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推广新技术超过200万亩,累计新增效益4亿多元,受到各方高度评价。近年他主持研发的技术成果在广东、广西等省累计应用1800多万亩,新增工农业效益近百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他还组织编写了近30万字教材,培训农业技术骨干近2000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科学种蔗水平。

他主持承担了我国当时最大上市甘蔗制糖企业—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的大型技术研发项目“甘蔗品种改良及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他以良种良法为突破口,大胆引入和加速推广粤糖85-177、新台糖16号等品种,采取结合地膜覆盖栽培改传统春植为冬植的提早种植方法,大大延长了甘蔗有效生长时间,提出了旱地甘蔗“吨糖田”栽培的系统工程技术理论。针对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残液污染的世界糖业公认难题,他运用多学科知识,在物料与造粒工艺上取得重大突破,把残液制成有机-无机复合肥,变废为宝回施到蔗田,形成良性的物质循环,促进了甘蔗生产和制糖业同步发展。以此技术为依托,广西贵糖集团2001年获准建立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区。由此,引领和带动我国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

主要成果

2009年获18届国家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排名第一)及中国环境保护发明奖专项奖1项(排名第一)

2013年获国家农业部2011-2013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017年获农业部2016-2017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二)等。

民族企业科研团队的领军人

作为国内日化行业巨头立白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张利萍最感恩的是能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科研创新,她坦言“在有生之年,在一个好的平台上,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日化研发队伍,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激励我在艰难困苦中奋斗的动力。”多年来,她坚持基础研究和环保发展并重的科研思路,带领团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00余项,共计几百个新品种,其中不乏全球和全国首创产品,助力民族企业屡登新高。

张利萍肩上的担子并不轻。她一方面要对全球日化领域最新科技创新趋势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另一方面还要扎根于实验室中,为首创产品研发争分夺秒。2008年成功开发中国市场上第一个加酶洗衣液,2010年成功开发全球第一块加酶洗衣皂,2011年成功开发行业内唯一一个6倍浓缩洗衣粉,2012年成功开发国内行业中第一个应活氧低温活化技术的冷水速效洗衣粉。2017年成功开发出不发烫洗衣粉,将纯碱从洗衣粉配方中剔除出去,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碱性,实现亲皮无刺激,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和源于植物的绿色新材料,解决了通常洗衣粉洗后衣服发硬和容易发黄的问题。

关于科研的自由,她是这样看的:“中大的教育经历影响了我一生。中大讲究思想自由。对于负责的人来说,自由是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事业,不是别人强迫我要怎样。” 2010年,公司新招的应届生不习惯每周五天半的工作时间,张利萍就为他们争取到星期六不做实验、只做培训,让他们以自由的心态度过周末,实现了从“不得不来”到“期待来”的成功转变。张利萍的爱好是长跑,在2年时间内完赛10个全程马拉松,最好成绩4小时6分,这正是她追求并实现自由的另一种方式。

主要成果

2014年获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创新标兵荣誉称号

2015、2016年两次获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均排名第一)

2016、2017年两次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将(均排名第一)

2016年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17年获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杰出产业人才)称号等。

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的守护神

面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微生物安全风险,她张菊梅研究员从系统基础研究着手,发明和建立起食品微生物安全快速检测和高效控制技术、包装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和消毒副产物溴酸盐控制新技术,并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制定出与国际接轨、符合我国行业特点的国家和地方标准,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

我国包装饮用水产量接近饮品的50%,面对微生物污染使产业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风险的现实困境,张菊梅研究员率领团队攻坚克难,从加强基础研究入手,建立起包装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和消毒副产物溴酸盐控制理论,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关键技术突破,发明了针对不同水质的溴酸盐减量生成及残留去除新技术和装备、基于抗干扰大样检测的污染微生物高效杀灭技术,实现了风险全过程控制。

她非常注重科研团队培养,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多名,组建了广东省饮用水安全应急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食品微生物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粤港食品安全创新平台,建成了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团队,凝聚了一批有志从事饮用水和食品微生物安全创新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员,拓展了食品微生物安全研究领域。

主要荣誉

201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5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女科技工作者

2017年获第十四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等。

铁路安全的科技卫士

周湧胜集“工程师”和“董事长”于一身,真正做到了以科研创新促企业管理,以企业管理助科研创新,是新时代铁路系统的典型代表,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中,仍不忘主动钻研前沿科技,以解决运用惯性问题和技术管理薄弱环节为抓手,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第一动力,努力推动铁路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开创铁路改革发展新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将铁路安全视为最高责任,在曾经参与调查的一起列车安全事故中,克服调查内容繁杂且敏感的现实困难,一方面认真部署车辆档案、检修、库内及运行过程列检作业以及相关探测信息资料的准备,一方面多次前往事故现场勘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反复试验后终于确定此类型列车存在手制动机防反转性能现车与设计存在差异的问题,立即组织造修厂家完善设计,彻底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这种对列车设计和造修质量完美的要求以及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懈怠的安全管理态度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作为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周湧胜董事长还组织开发了广铁集团车辆系统标准、规章、制度管理平台,使集团管理更加科学,达到标准更新及时、新旧标准互相关联、上下级标准互相关联、同一标准修改轨迹清晰等目标,投入使用后深受各单位好评,被广铁集团纳入2017年度科研创新项目。

主要成果

组建动车组技术研究中心并带领团队完成了动车组运用领域的转向架异常振动等12个重点课题的研究。

主持的《广铁集团5T系统区域集中研究及应用》《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KLW)主机集中检修》等多个项目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和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

组织开发广铁集团车辆系统标准、规章、制度管理平台,被广铁集团公司纳入了2017年度科研创新项目等。

勇攀质谱技术高峰的科技新星

黄正旭参与研究工作十余年来始终致力于质谱核心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发,完全掌握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核心技术及产品的全套生产工艺。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以“上下而求索”的韧劲不断探索质谱技术前沿,孜孜以求,不断超越,为国内质谱产业基础提升和质谱产品国产化做出重要贡献。

在质谱技术研究和仪器国产化初期,因为国内质谱研究刚起步,产业基础薄弱,黄正旭及其团队研制工作起步艰难,经常需要在各技术领域不断寻求合格合作方。如在涉及仪器微米级的精密机械加工方面,为了找到合适的不锈钢材料,与团队跑遍广州材料市场,逐一挑选,并经常驻厂与一线工人一起尝试直到零件达标,最终克服各种困难,成功研制出高性能国产化质谱技术。目前这项质谱技术不仅实现了国产化,保持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生命科学及国防科工等领域。

2006年黄博士团队承担了一个国家“863计划”项目—研制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当时该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为了完成项目,他带领团队通过三年的刻苦研究,逐一攻克技术难点,成功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也是当时最高端国产质谱仪器之一,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目仪器入选“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和“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目前已实现成果转化,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大气PM2.5污染来源解析,实现销售超过2亿元,还随“雪龙号”科考船参加南北极科考工作。

主要成果

2008年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14年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15年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15年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17年 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励 一等奖

2017年 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 一等奖等。

高分子材料行业的攻关者

曹民所从事的特种工程塑料研发,属于高分子材料行业细分领域,他实现了该领域引领性原创技术成果的重大突破,不仅是对全行业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更为整个高分子材料行业提供了强劲增长动力,是破解当前行业产能困局的重要一环。

在曹民进入金发科技之前,金发科技一直没有涉足特种工程塑料开发。曹民虽是从零开始,但他从本科到博士都是从事高分子聚合研究,能学以致用,反而成为一种兴奋和动力。

面对当时市场对耐高温聚酰胺需求旺盛而国内又没有这个材料的现状,他大胆提出采用固相悬浮聚合技术,反应温度降到240℃,以水为介质,反应物分散在水中聚合的办法,但这样反应就变为了高压,工艺和设备难度大幅提高,通过上百次的实验,终于得到了物性指标都合格的树脂,成功克服第一个难关。

千吨级聚合中试开发是聚合技术的关键,国内很多实验室成果因无法完成中试而夭折。曹民在中试开发中,实现了装置完全自主设计,每一台设备、每一条管道、每一个仪表都经过他仔细的审核。试车阶段,由于试车为24小时连续运行,他一天24小时均在车间,2个多月后,生产趋向稳定,产品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公司水平,价格降低了30%,一经推向市场就供不应求,直接进入万吨级产业化装置开发阶段。经过三年奋斗,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在荒地上建起了现代化工厂,实现了中国特种工程塑料的突破。制定了耐高温聚酰胺唯一的国家标准,相关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被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成果

2012年入选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2016年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三)、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广州市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

2017年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二)等。

医疗器械耗材企业的“科研发明家”

维力医疗是国内医疗器械耗材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这样一家大型企业的领头人,韩广源始终致力于推动和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公司每年可完成10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他非常注重提高个人科研能力,亲自兼任公司研发中心主任,近几年其本人发明专利21份,是名副其实的民营企业家中的“发明家”。

2014—2015年,韩广源领导公司研发团队研发出维力医疗的首款心外科产品—心脏固定器,心脏固定器应用于不停跳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使心脏位置相对固定并减少心脏波动对手术的影响。韩广源先生亲自组织和参与了项目的前期调研、技术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和产品概念设计与技术方案制定过程;亲自主持产品验证和确认的评审,确保产品技术领先、性能优异和安全可靠。心脏固定器的研发与上市,使维力医疗业务成功进入心外科领域。

2016—2017年,韩广源任组长亲自主导了公司研发体系的变革,成功导入集成产品开发IPD体系。在整个过程中,韩广源身先士卒,带领团队成员经常加班至深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建立起适合公司发展的研发流程、体系以及规范制度。他的高度重视和参与,成为公司推动IPD实施和落地的关键,直接引领了公司新一轮大发展。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