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学术>学会动态>半岛(中国)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组织召开2024广东船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2024-09-14 来源:广东造船工程学会 【字体:
阅读:

9月6日,由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与广州航海学院联合举办的“2024年广东船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航院召开。会议由端木玉副教授主持开场,航院副校长、学会船史专委主任陈建平教授精心准备的致辞由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陈爱国院长代为发表,学会秘书长丘秉焱出席会议并致辞。

陈拍摄(2)(1)(1)

专家领导合影

会议分为上午的学术报告会和下午的学术研讨交流会,由陈爱国教授主持。参会人员来自省内外船史专家、学者、爱好者及广州航海学院师生,全天共约110多人参会。其中,除了报告专家外,还有广东省博物馆馆员崔策、阳江闸坡蔡家船艺馆传承人蔡数、南航广州飞机维修公司工程师李玉生、广州名船居船模工艺师杨争朝和曾晓东等人员参会。

报告会现场

报告会现场

学术报告会,邀请了4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分别是广州艺术博物院副研究员陈嘉顺的《汕头湾船影研究》、盘锦宝航船务公司总经理张兴华的《木船专利的说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明洋的《中国水泥船史初探》、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船史顾问何国卫教授的《析明代广船和福船之共性》。

专家演讲之后,现场进行了互动交流。

在研讨交流会上,崔策的《阳江七艕船》、李玉生的《隐没在“济远”、“经远”、“来远”背后的设计师——阿尔费雷德·迪特里希》作了交流,航院副教授关伟嘉分享了新研究课题《十三行时期商贸船舶科技文化》的成果。会议围绕古代船舶的“中西方设计理念的不同、军用与民用的不同”、“国内外木船制造方式与工艺的差异”、“船史研究与典型古船复原及船模开发制作的价值及意义”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交流会现场

研讨交流会现场

大家发言积极,交流气氛热烈。特别是何国卫教授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清晰地解析,让大家受益良多和深受启发,尤其对船史学组人员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指点了方向、开拓了思路。

IMG_7560-已增强-NR(1)

何国卫教授回答船史爱好者的问题

本次会议重要学术观点、研究成果包括我国船史研究领域著名专家何国卫教授提出的新观点。一是明代史籍《筹海重编》记载的广船在里海则稳,在外则动摇”有被理解成是广船之弊,这是一种误解。广船和福船同属尖底船,在里海则稳,在外则动摇”是它们的共性,其航海的耐波性雷同,只在程度上稍有差异;二是古代广船和福船一样,都是线型优良航海性能优秀的远洋船;三是对出土的古沉船进行考古研究时,若尚未有确切依据佐证,切忌一见到出土的尖底海船,就先入为主地认定它是福船,这是不够科学的即使是非尖底船也不可草率定论;四是古代与近代的广船和福船有很大的不同。船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航运的需要存在着相应变化和演进的过程。例如:明清海禁时期,远洋船舶骤减,所造海船逐步由尖底“V”形向圆弧“U”形演变,以适应沿海、近海航行;五是近代海船航行跨越多省海域是常态,广东和福建的船形无根本性区别,只是从技术性能来看,近代的广船与福船各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例如:广船多数配备有扇形帆、开孔舵、中插板、船尾虚艄等特点;福船多数具有首尾高高翘起、隔舱较密、马蹄形船尾等特征。

张兴华自辽宁远道而来参会,感动了全场参会人员,他朴实地讲述“从事木船建造40余年,用心造船和细心观察记录各种问题、技术难点,潜心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还取得了三项发明专利”的经历,更是让大家敬佩。

本次会议是学会船史专委会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专委在会前征集了八篇论文,汇编了《论文集》,供大家会后借鉴研究。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