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境科学学会牵头起草的省地方标准《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 三池两坝技术》获批立项
近日,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下达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第三批)的通知》(粤市监标准〔2024〕248号),由省生态环境厅推荐,省环境科学学会主导的地方标准项目《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 三池两坝技术》获批立项。该标准曾于2023年12月完成省环境科学学会团体标准立项,成为省环境科学学会团标转地标的一项典型案例。
《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 三池两坝技术》标准起草介绍
广东是渔业大省,发展渔业历史悠久,相较于山东等以海水养殖为主导的水产养殖大省,广东在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领域协同发展,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水产品总产量、水产养殖产量全国第一。根据《202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我省现有水产养殖池塘总面积约470.98万亩,其中淡水池塘370.86万亩,海水池塘100.12万亩,淡水池塘养殖面积占比较大。加强尾水治理是我省淡水养殖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三池两坝”技术是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的重要技术保障,标准制定有利于促进养殖尾水处理领域设备设施更新,对于提升我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控制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立项目的一是有效规范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该标准对淡水池塘养殖“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技术进行规范,明确设施设计、处理工艺、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操作等方面的要求,促进养殖尾水处理领域设备更新,有助于提高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的效率和治理水平;二是有效提升淡水池塘养水环境质量。淡水池塘养殖尾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就排放到水环境中,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该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地保护水环境,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保障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降低环境风险;三是有效促进我省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淡水池塘养殖是我省重要的养殖方式之一,但由于尾水处理不当,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该标准的制定将为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工作提供尾水治理技术保障,有效促进我省淡水池塘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标准由学会主导起草,编制团队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保企业的相关教授及高级工程师组成。标准编制工作团队开展了《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44/ 2462—2024)等广东省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参与了《广东省水产养殖行业尾水治理现状与评估》调查研究工作,参与了《2022年度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项目(渔业)》报告编制,基本掌握了全省水产养殖尾水特点、产排污方面的数据和全省淡水池塘养殖废水处理主要技术及特点。
2023年11月30日,学会组织专家召开了《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 三池两坝技术》团体标准立项论证会,标准顺利通过专家立项论证,2023年12月8日,标准正式立项。
2024年4月,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三池两坝”技术规范开展和应用,促进养殖尾水处理领域设备设施更新和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学会牵头组织申请了《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 三池两坝技术》广东省地方标准。
下一步,学会将联合编制组结合地方标准的管理要求,进一步开展省内外项目调研,征求各方意见,完善标准内容,同步推进《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 三池两坝技术》广东省地方标准和学会团体标准的编制和发布工作,为保障我省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提供技术支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