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科普系列活动——船舶技术讲座在广州航海学院开讲
阅读: 次
党的二十大吹响奋进新征程的号角,造船人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仍需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值此,在广州市科协的指导下,广东造船工程学会“造船技术创新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系列船舶技术讲座科普活动在广州航海学院拉开序幕,活动主题是“传承中华舟船和海丝璀璨文化,促进造船技术创新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振兴民族工业——做强造船而奋进新征程,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创辉煌”。
10月27日,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联合广州航海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成功举办了系列科普活动之“船舶电气新技术的应用”云讲座。讲座由学会船舶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广州航院船海工程学院院长陈爱国教授主持,特邀学会常务理事、六〇五院副总工程师何兴研究员担任主讲专家。
主讲内容有船舶工业发展趋势,船舶电力系统及智能系统的电力技术,电气新技术(关键技术)在海洋工程船、特种船、无人艇等装备的应用等。吸引了会员单位科技人员及省内外相关专业人员约200人线上参会,并与专家进行线上互动技术交流。电气技术是实现船海装备智能化、高端化的关键技术基础,此专场讲座,对提高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扩展知识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外,10月份的每周三,学会系列科普进校园活动之“船舶技术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讲座在广州航海学院举办了三场次,特邀学会船史专委会主任委员、广州航海学院陈建平教授担任主讲专家,主讲内容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造船技术、近代广东造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新中国广东造船工业的发展等,累计在校学生约500多人次聆听讲座。中国古代的造船创新技术成就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对世界造船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因此,开展校园科普活动也是面向青少年开展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