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学术>学会动态>半岛(中国)

《广东造船》编辑部召开2021年度工作会议

2022-01-13 来源:广东造船工程学会 【字体:
阅读:

1月12日,《广东造船》编辑部在中国船舶605院召开了2021年度工作会议。广东造船学会秘书长丘秉焱、本刊主编徐文珊和编审专家及编辑等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徐文珊主编主持,主要议程包括:编辑部2021年工作总结;讨论2022年编辑部工作计划及聚焦重点;颁发部分审稿专家聘书;评选《广东造船》2021年度优秀论文。

编辑部主任熊莹汇报了《广东造船》编辑部过去一年在学术论文收稿用稿、自办栏目、论文影响因子、编审专家队伍建设、发行宣传和审校制度健全等方面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并提出了2022年工作计划。2021年,编辑部坚持正确办刊宗旨,努力提高办刊水平,确保了稿量稳定充足和杂志正常发行,全年收论文稿件204篇,发表学术论文151篇约61万字,比上年略有增长;自办栏目专题报道文章33篇,紧跟行业趋势聚焦航运“双碳”目标,为推动造船业绿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微信公众平台全年推送消息约1200多条,其中会员单位信息达700多条;在原有基础上扩增了轮机、建造、工艺、质量等专业的专家,使编审专家队伍进一步扩大,审稿周期加快;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学科平均值和网络发行影响力均有所上升;每期定点向集团各单位、高校图书馆、会员单位和合作客户寄送纸质期刊,不断拓宽杂志影响;坚持“三审三校”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期刊整体质量。过去一年,本刊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审读质量有待提升、高校高质量文章有所流失等。

会上,常务副主编谭政生和伍友平、刘生法、吴玉辉等编审专家对编辑部工作成效和期刊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稿源渠道、吸引高质量稿件和相关行业投稿、论文写作培训和2022年自办栏目选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提升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加强与高校联系、突出宣扬华南地区船企新船型特色船型和推动海洋相关领域的投稿热情等建议。谭政生常务副主编认为:首先,广东造船规模和水平在全国比较靠前,但有些先进技术没有总结提炼成学术,这是一大遗憾,希望会员单位多给予科技人员鼓励和支持,使之将企业成果转化为学术论文向《广东造船》投稿。其次,想方设法引进基金项目论文和高校研究生论文,这是提高期刊水平的一个很重要途径。第三,《广东造船》要侧重于本地区实际和特点,打造有自己特色的科技期刊。第四,自办栏目突出绿色和智能两大重点是正确方向。最后,编审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认真把关,也要提出具体修改建议。

徐文珊主编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了强调:1、本刊栏目要面向行业新学科新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适当调整,加强对智能、绿色船舶和海洋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关注,扩大高质量稿源。编辑部要做好这方面的策划筹备,尽快实施。2、今年是《广东造船》创刊40周年,要做好增刊的纪念活动。丘秉焱秘书长指出,《广东造船》已成为了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的两大抓手之一,是学会对外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学会将一如既往支持编辑部办刊,同时也希望编辑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规范办好《广东造船》,推动期刊水平和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会上,丘秉焱秘书长、徐文珊主编、谭政生常务副主编为林绍昌等编审专家颁发了聘书。最后,会议对2021年度《广东造船》的学术论文进行了评选,经专家推荐、评议及投票,推荐《FPSO立管平台简化疲劳分析及软件开发》(作者:严锋、陈正豪、黄涣青)等10篇论文为年度优秀科技论文奖,并选出年度科技论文鼓励奖19篇,具体获奖论文及作者将另行通知,编辑部后续向获奖作者颁发获奖证书。

2021年已过去,展望2022年,《广东造船》将继续坚持办刊宗旨,努力履行使命,提升期刊质量,为广大会员单位和科技工作者搭建宽广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我国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