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学术>学会动态>半岛(中国)

广东省食品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院士报告会召开

2017-05-22 来源:省食品学会 【字体:
阅读:

2017年5月19日,广东省食品学会第七次会员大会暨院士报告会在华南理工大学隆重召开。广东省科协党组唐毅副书记,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吴圣明副局长分别致辞,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琪瑾同志代表大会协办方华南理工大学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各位领导对食品学会在开展学术交流、提供科技服务、组织人员培训、加强科普宣传、配合媒体访谈、推进创先争优等方面的显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期望。省食药局食品安全总监傅铁笔,省卫计委黄熙科长等领导出席会议,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广东省食品营养学会,广东省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协会,广东省冷链协会,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广东省洁净技术行业协会等兄弟学(协)会也派代表到会。来自广东省内食品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食品产业界的学会会员、会员单位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上午的会员代表大会由广东省食品学会益生菌与乳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阮征主持。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暨南大学副校长刘洁生教授宣读贺信贺词。来自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以及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食品学会,海南、河南、黑龙江、陕西、江西、山东、山西、湖北、湖南、福建等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省内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广东省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协会、广东洁净协会等兄弟学(协)会,合计18家单位发来贺信,表达对广东省食品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热烈祝贺,对学会工作成就的肯定和赞扬,并对学会未来的发展致以了美好祝愿。在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孟素荷理事长的贺信中,称赞广东省食品学会始终活跃于中国食品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前沿,有效服务于广东省食品科技与工业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了科技社团学术交流主渠道、科技服务主力军的作用,获得了中国科协和广东省科协的多项表彰,成为地方食品学会科技与产业对接的表率。

按照会议议程安排,曾庆孝理事长代表第六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胡卓炎副秘书长“第六届理事会财务审计情况报告”,张延杰副理事长介绍了“学会章程修改草案”,汪勇副秘书长宣读“第七届理事会选举办法”。曾理事长的报告总结了广东省食品学会在学术交流、会员服务、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科普宣传等多方面进行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学会以学术交流为载体,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自主创新,推动我省食品科技进步。学会每年根据国家、广东省食品产业、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等,围绕食品学科及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精心组织学术研讨与学术年会。五年来,学会主持、主办、承(协)办的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共18场,参加人数5300余人,组织专家学术报告60人次,交流学术论文227篇,出版论文专集5本。近年学会编撰的科普宣传资料向省内8个专题会议(活动)、16个地级市科协、食品学(协))、10多间中小学派送,受益人数近6万人,惠及食品企业和相关单位近3千多家。学会先后承接了多项广东省地方安全标准编制工作,组织专家编写了食品质量安全相关培训教材和科普读物,密切关注行业领域内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紧迫性的热点问题,通过科普宣讲等形式为普通民众答疑解惑,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提交专家建言供决策参考。201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 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授予“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和2015年获广东省科协“省级学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2014年和2016年连续获广东省科协授予“创建学会科技服务站先进单位”称号;2015年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评为2014年度优秀地方食品学会。2016年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授予“2011~2016年度先进集体奖”。

经过大会审议和民主表决,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修改后的学会章程、第七届理事会、监事会选举办法等。经过全体会员代表投票选举,产生广东省食品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随后理事会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选举产生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及领导机构。李汴生教授当选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王三永、王安利、王志斌、白卫东、冯立科、吉宏武、孙远明、刘洁生、李来好、张名位、张延杰、扶雄、陈嘉东、林光明、郭卓钊、曾永青等16人为副理事长,胡卓炎教授为监事长、汪勇教授为副监事长。阮征副教授当选第七届理事会秘书长。选举结束后,新一届理事长李汴生教授发表了当选感言。他高度评价学会多年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卓有成效的工作,也非常感谢各位会员的信任和重托,表示将与新一届理事会全体成员一道,按照学会章程的规定,尽心竭力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学会专家技术与信息资源优势,在搭建政企沟通平台、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加强成果转化服务、推进诚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广东省食品产业发展等方面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场的新任理事、会员代表纷纷发言,大家都期盼学会日后的发展更加蓬勃兴旺,更好地为广大会员提供更有效率、更为优质的科技服务。

学会第七届一次会议确定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分工,明确了学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并表决通过了学会名誉理事长、名誉副理事长、首席专家、资深专家和顾问名单。首席专家团成员包括: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孙大文;新西兰食品科技院院士、国际农业工程和生物系统委员会功能健康食品平台主席、华南理工大学讲座教授孙东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清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63”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营养与健康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赵谋明。

下午,学会首席专家,吴清平院士报告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励吾楼国际会议厅举行。吴院士现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是我国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针对我国食品行业出现严重的微生物安全风险,从基础研究着手,发明先进的共性监控技术并建立起相关理论体系,研制出重点产业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标准,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显著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科学理论不断提升和产业健康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获何梁何利创新奖,2014年获首届广东发明人奖。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院士做了题为《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的构建和应用》的专题报告。他系统介绍了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多年来围绕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科学大数据库构建的系列成果,包括食源性致病菌风险识别数据库,食源性致病菌标准菌种资源库,特异性显色生化培养基,食源性致病菌LAMP检测技术,食源性病毒检测技术和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高效控制技术等,强调了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科学大数据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数据库的优化和构建、基于全基因组和代谢组技术的新检测靶点挖掘、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基于信号通路阻断的高效防控技术研究提出了研究展望。最后,吴院士表示,欢迎有需要的同学到省微所利用先进安全的实验条件开展研究,呼吁在座的青年学子们积极加入到食品微生物安全研究的队伍中来,共同致力于我国食品微生物安全监测和控制技术创新。

吴院士的报告既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又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会场6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听众纷纷表示院士的报告干货满满,很受启发,既开阔了眼界,又拓展了思维。今后广东省食品学会将继续发挥学会专家学者的智慧优势,将此类报告会建成品牌,办出特色,办出成效,更好地推动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