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协论坛第38期报告会预告
题 目:1、《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在平板显示,固体照明,太阳能转换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2、《再制造业中的表面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克崧
时 间:2010年12月2日(星期四)上午9:00
地 点:广东科学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厅
点击进入在线直播
曹镛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化学学士。1979至1981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进修,1987年获东京大学理学博士。1988年获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8年至1990年,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高分子及有机固体研究所资深研究员。1990年至1998年,任美国加州圣巴巴拉UNIAX公司资深研究员。1998年至今任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室主任。
1998年前主要从事导电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及发光材料与器件研究,曾提出了“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新概念,实现了使高导聚苯胺从非极性有机溶剂或通用高分子熔体中加工成高导电材料; 首次在国际上实现可弯曲的大面积塑料发光二极管;通过对发光高分子材料与金属电极界面特性的研究,改进了器件的长期工作稳定性;提出在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中电荧光量子效率有可能突破25% 的量子统计规则.,1998年后在华南理工大学主要参与合成一系列新型(含硒,含硅)等窄带隙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单链白光材料等;首次实现用银胶做阴极的全印刷聚合物发光器件;报道了一种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达到5%的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新型给体材料。在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研究方面共发表有关论文350余篇,据ISI检索(至2008年9月)他人引用总计超过6000余次,h-因子54;已获得授权美国专利21项,中国发明专利4项。1988获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参与获得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应用研究发面,已获得18项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研究成果"有机导体的研究"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周克崧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知名学者,在低压等离子喷涂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以低压等离子喷涂为代表的涂层技术和以物理气相沉积、等离子辅助化学气相沉积为代表的薄膜技术及以离子复合处理和激光表面处理为代表的表面扩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尤具特色。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工程物理系材料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并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省政府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务。
周克崧“09工程用的钛合金鞭状天线的研制”,该项目获得国防科工委重大技术革新奖;“低压等离子喷涂设备主其工艺艺研究”,该项目获得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奖;“低压等离子喷涂Ti-Ni合金涂层在海军高速船舶舰艇螺旋浆上的应用”属国内首创,获中国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精锻机芯棒涂层研究”,填补国内空白,该项目获得中国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直流等离子射流CVD法制备金刚石膜”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获得中国有色总公司科技二等奖;“真空阴极电弧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及其应用”属独创技术获得中国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近10年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20多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