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学术>半岛(中国)

广东科协论坛第37期报告会预告

2014-07-23 来源: 【字体:
阅读:

题   目:1、《轻质烷烃选择氢化催化机理研究进展》
         2、《能源科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万惠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
时    间: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下午14:30
地    点:广东科学馆402

点击进入在线直播

万惠霖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1966年初研究生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任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分子催化》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催化学报》编委,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国家教委科技委委员和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
    万惠霖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催化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七十至八十年代,他主要研究了乙烯配位聚合负载型高效催化剂的研制,丙烯选择(氨)氧化副产物形成机理,以及探索了氨合成反应对铁催化剂结构敏感性。八十年代初参加固氮酶研究后,对于N2、乙炔和环丙烯在固氮酶原子簇活性中心的多核络合活化方式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因而为固氮酶活口M-簇笼新见解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九十年代之后,他在甲烷氧化偶联 (OCM)和乙烷、丙烷氧化脱氢 (ODE, ODP) 的研究方面,创新研制出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含氟稀土(-碱土)氧化物催化剂体系,证实了氟化物对OCM催化剂的显著促进作用;确定了催化剂主要结构,阐述了类萤石型结构的LnOF形成及F-与O2-离子交换的重要性和氟化物助催作用的主要本质;根据表面酸碱性及光电流等的测定结果,他指出了表面碱性和 p-型导电性都不是OCM催化剂性能优良的必要条件;并提出了含氟稀土-碱土催化剂结构导向的组份选择原理,研制出性能更好的OCM和ODE催化剂。他还采用多种原位光谱方法,成功表征了OCM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物种及反应的主、副产物,首次获得四种催化剂表面超氧吸附态O2-在反应条件下具有OCM活性的直接光谱证据。
  万惠霖院士目前在国内、外刊物已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1本;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获发明专利6项。199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万惠霖院士目前的研究兴趣:催化剂活性中心(或活性物种)、动态结构和催化反应机理的原位表征,催化作用的理论模拟等。

包信和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7-1989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1989-1995年 获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协会柏林FRITZ-HABER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1995年至今,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2000年8月至2007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09年3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包信和研究员主要从事表面化学与催化基础和应用研究。发现次表层氧对金属银催化选择氧化的增强效应,揭示了次表层结构对表面催化的调变规律,制备出具有独特低温活性和选择性的纳米催化剂,解决了重整氢气中微量CO造成燃料电池电极中毒失活的难题。发现了纳米催化体系的协同限域效应,研制成碳管限域的纳米金属铁催化剂和纳米Rh-Mn催化剂,使催化合成气转化的效率成倍提高。在甲烷活化方面,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实现了甲烷在80℃条件下直接高效氧化为甲醇的反应;创制了Mo/MCM-22催化剂,使甲烷直接芳构化制苯的单程收率大幅度提高。
  包信和研究员发表论文322余篇,申报国际、国内专利51件。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为1996-2000年度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现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专家顾问组成员;中科院-BP“面向未来的清洁能源”项目中方首席科学家;任J. Natural Gas Chem.主编,《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催化学报》、《化学物理学报》和《物理化学学报》副主编,以及Surf. Sci.、Appl. Catal. A等13个国际、国内杂志编委;第二十六、二十七届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