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学术>半岛(中国)

广东科协论坛第24期报告会预告

2014-07-23 来源: 【字体:
阅读:

题  目:光操控原子——方法和展望
时  间:11月25日(周二)上午(9:30——11:30)
地  点:广东省科学馆大礼堂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
报告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 克劳德•关塔努齐教授
主办单位:半岛(中国) 中山大学
承办单位:广东科学馆


克劳德•关塔努齐(Claude Cohen-Tannoudji)个人简介: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克劳德•关塔努齐生于1933年,是著名法国物理学家。他于1962年获得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博士学位,自1964年至1973年在巴黎大学任教量子力学。1973年到2004年,他于法兰西学院任职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教授。他的研究实验室位于巴黎高师物理系。他在1981年成为法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地的许多科学院的外籍成员。

    在他所获诸多奖项和荣誉中,还有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高等科学研究委员会的金奖。他与美国科学家威廉•菲利普斯(Steven Phillips)、朱棣文 (Steven Chu)共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成功地改进冷却原子的方法,用激光把气体冷却到µK温度范围,以保持冷却原子的悬浮状态并以不同的“原子囚禁”方式俘获原子。

    他曾写过三本著作:与Bernard Diu和Franck Laloë一起撰写两卷《量子力学》、与Jacques Dupont-Roc和Gilbert Grynberg一起完成量子电动力学导言《光子与原子》,以及《原子与光子交互》。他出版了一系列精选再版的电磁场原子作品,最近又有《Lévy数据和激光冷却——稀有事件如何令原子静止》问世。

    他写过200多篇有关以下量子物理与量子光学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光泵激与光变速、原子加工方法与高无线电频率和光的作用下原子的运动的理解、量子干涉效应、共振荧光、光子交互、辐射修正的物理诠释,辐射能量,激光与空穴,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等。

    关塔努齐教授曾被邀请到包括欧洲、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印度、中国、印尼、韩国等国家与地区高校发表了一系列的演讲。他现与妻子定居于巴黎。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