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学术>半岛(中国)

广东科协论坛第22期报告会预告

2014-07-23 来源: 【字体:
阅读:

题  目:空间对地观测与自然灾害的监测、防治
时  间:7月17日(周四)上午(9:30——11:30)
地  点:广东省科学馆402报告厅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
报告人:童庆禧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前任所长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协
承办单位: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

童庆禧院士简介

  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前任所长。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童庆禧是我国遥感技术应用领域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他在中国的遥感技术和应用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参与和主持了自第六个五年计划以来历次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863高技术发展方面有关遥感技术和应用研究项目,其中包括航空与卫星遥感技术研究,再生与非再生资源调查,环境与灾害监测。
  他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主持了国家航空遥感的科技攻关。在他的主持下,“七五”期间建成了集14种不同类型遥感器于一体、基于两架小型高空飞机平台的先进航空遥感系统,在国家遥感信息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学术成就之一是倡导和开展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和应用研究。这一以遥感图像和光谱信息的合一为特的新型遥感技术是国际上新发展新方向之一。在他的主持下,这一技术的发展曾被列入了国家科技攻关,并在成像光谱信息处理、光谱信息定量化、可视化表达、光谱信息提取以及地物目标识别和分类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他曾负责和参与了中国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与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有关的科技合作。在他的倡导下,由科技部、北京市等部门和地方支持下通过国际合作,发展并运行了一颗以“快、好、省”为特征的“北京-1”小卫星,他担任了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目前还是中国国家遥感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
  由于童庆禧在遥感技术和应用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其科研成果曾14次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其中一次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2002年获得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颁发的“国际遥感科技成就奖”。2004年在第25届亚洲遥感大会上童庆禧获得由泰国诗琳通公主颁发的亚洲遥感贡献奖及金质奖章。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