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学术>半岛(中国)

第58期广东科协论坛在广州举行

2014-06-12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阅读:

  “西北风一刮,吹散霾,重现蓝天白云”。专家认为,“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十分复杂”,如果说污染物排放可称为造成当今大气污染大范围频发的“元凶”,气象条件有时是“帮凶”,有时却是“驱霾利器”。

2014年5月9日,第58期广东科协论坛在广州举行(张炜哲 摄)

  5月9日上午,我国著名气象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作客第58期广东科协论坛,作题为《城市群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污染源影响分析》的专题报告。本期论坛由半岛(中国)主办,广东省气象学会承办,广东省科普中心、广东科学馆、广东科技报社等单位协办,广东省科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杨豪标、广东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梁建茵出席报告会,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刘锦銮主持本次论坛。

徐祥德院士作客广东科协论坛讲述霾天气背景及其“气候调节”的复杂性(张炜哲 摄)

  参加报告会有省科协领导、八届委员,省直有关部门、省级学会、地市科协有关人员,在穗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界的朋友等约300人。

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约300人参加报告会(张炜哲 摄)

  徐院士的报告从气象视角,披露城市群上空大气逆温“锅盖”、中国区域大地形“下坡风”等地形、气象条件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徐祥德院士深入浅出地科普气象知识,获得了公众的一致好评。

城市群逆温“锅盖”与霾天气频发的关联

  徐祥德院士与他的“973”团队曾重点研究京津冀地区城市大气污染,报告会上,徐祥德就华北区域发生的持续区域霾重污染事件为例,分析了气象条件对北京城市群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时空特征变化。

  例如去年初华北区域霾重污染事件影响范围大,发生频繁,持续时间长。其覆盖范围南至中原及偏南地区(河南及湖北),北至京津和河北北部,并波及辽宁地区,其东至山东半岛,西至河北西部和山西东部。

  徐祥德院士分析说,大气重污染过程中,往往城区与郊区、城市群上空形成逆温层类似“空气穹窿”(俗称大锅盖),抑制了区域对流和扩散运动,使城市群周边输送、城市热岛效应均会导致局地边界层内污染物不断积聚。

大地形“背风坡”效应可能是中国区域霾天气区域频发区特殊分布成因之一

  华北区域发生了持续的区域霾重污染事件,徐祥德研究表明,大地形“背风坡”环流也是导致高原东缘高浓度特殊分布状况的成因之一。

  另外,通过重污染事件卫星遥感与地面观测分析,可发现北京与周边地区气溶胶相关影响域呈近似南—北向“大三角”状分布。徐祥德表示,在同等排放程度条件下城市的地理位置、不同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其中也包括山谷风、海陆风等环流各类气象因素均会对霾时空分布会产生重要影响。

  徐祥德强调,从大范围区域分析视角,我国东部大气污染高频发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东侧,且呈南—北向带状,其大地形背风坡“弱风区”效应影响显著,西风带背景下大地形“下坡风”效应、城市周边的多尺度动力输送作用与局地持续、稳定的静稳天气条件,亦是PM2.5高浓度区域分布重要成因之一。

中国区域霾日数年际变化三阶段特征

  徐祥德说,中国区域霾日数年际变化主要依赖于污染源排放程度。根据中国区域霾日和CO2排放量年际变化曲线的“变速”状况可将其划分为A(1961-1980)、B(1981-2000)、C(2001-2012)三个年代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排放三阶段中,B(1981-2000)阶段排放较显著持续上升,但中国东部霾日年际变化却表现出与区域排放增加非同步的“平稳”缓慢变化特征,而近十年C阶段中国东部霾天气剧增,其与排放同步加剧。这意味在排放持续的背景下B、C两年代际前后阶段中国东部霾天气变化趋势却发生相反方向的异常“转变”;此表明中国区域霾日数及其时空变化特征虽主要依赖于区域排放程度,但也存在年代际变化过程的中国东部大范围大气结构的“气候调节”效应。

珠三角灰霾天气增长趋势已发生“转折”

  徐祥德指出,多年连续监测数据表明:自1980年珠三角灰霾天气呈增长趋势,到2007年,灰霾天数达到历史最高的149天。从2007年开始,广东省转变绿色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随着广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2008年以来灰霾日数增长趋势发生“转折”,灰霾天数也呈弱波动式下降趋势。2013年,灰霾天气为65天,是近20年最少的年份。珠三角灰霾天气出现明显改善的势头,这与广东省政府重视灰霾天气防控、治理工作,而开展的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密切相关。在2006年广东省政府颁布《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在全国率先发布霾预警信号。从2003年开始,广东省气象部门建立了大气成分监测体系,建立了以广州番禺大气成分观测站为主站以及8个分站构成的珠三角大气观测基地,组建了珠三角大气成分立体观测网络,建成86个霾(能见度)自动观测站,实现了霾天气的能见度连续不间断观测。开展了灰霾天气研究,在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研发环境气象数值模式,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了完整的大气成分观测、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并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大气成分观测,雾、霾的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为公众采取相关防御措施提供指导,强化部门应急联动,积极参与并努力服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徐祥德建议,气象、环保部门共同加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的技术系统开发、研究,尤其需注重长期动态调控与短期应急调控技术,尽快完善与优化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系统,以提升大气污染预警与调控能力。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