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在佛山举办第四场会员新技术分享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不少精准检测技术已磨出其十年之剑,希望在临床应用和科研中大展身手。为了发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平台的融合优势,促进学会会员交流和共享,推进高敏肝炎检测、临床微生物检验等新技术的应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于6月21日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成功举办了第四场会员新技术分享会。本次会议由学会与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共同主办,学会精准检测分会与南海区人民医院共同承办。
广东精准医学发展优势明显,有一批在精准医学方面处于全国乃至全球水平的医疗、 生命组学、生物医药、大数据领域的知名机构,目前我省正处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沿,同时在临床治疗、分子成像、药物靶点发现和大数据技术方面发展快速,一些成熟的精准医学技术已经进入临床实践,为进一步促进精准医学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虽然我省精准医学技术应用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来看,还存在着对精准医学认识不深、应用不足、技术研究与应用脱节的问题,影响着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为响应政府建设卫生强省、打造健康广东的号召,充分发挥学会平台的交流、共享、合作的作用,推进精准医学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促进精准医学事业发展,学会于2018年启动了精准医学应用技术分享会项目,旨在通过组织会员间开展精准医学应用技术分享活动,促进政、产、学、研、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宣传推广精准医疗应用技术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以提升我省精准医学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精准医学事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在去年,学会已经带领专家小组和会员,分别在粤北的韶关市、粤东的梅州市以及粤西的湛江市举行了该活动系列的3场新技术分享会,反响十分热烈。而这一次,学会将专家团队和会员带到了珠三角地区。
本次珠三角新技术分享会受到了珠三角地区医学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在大会开幕式上,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主任邹伟民、南海区人民医院院长张松平、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以及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韦以存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分别发表了讲话。与会的嘉宾还有南海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朱应昌和陈振华、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光辉、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刘集鸿、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林勇平、中山市博爱医院检验科副主任袁春雷、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陈望忠等。
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主任邹伟民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南海区人民医院院长张松平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佛山市南海区卫健局韦以存副局长出席并为会议致辞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光辉
侯金林教授作主题演讲
在这次分享会上,学会副会长兼肝病分会主委、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为参会人员演讲了题为“乙肝血清标志物的精准诊断——温故而知新”的学术报告。侯教授将他对传统和新型乙肝血清标志物在慢性乙肝愈后停药复发评估上的性能比较进行了分享。他指出,由于口服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s,NAs)并不能完全消除病毒,因此需要精准的检测方法来监测慢性乙肝的复发,而新型标志物可以为停止NAs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明确其临床意义。
苏丹虹主任作主题演讲
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的苏丹虹主任则为大家演讲了题为“如何走出真菌感染诊疗的困境”的研究报告。苏主任介绍了目前关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疾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的现状,比较了G试验(葡聚糖检测)、GM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和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在检测IFD方面的性能,并指出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准确率。
国秀芝研究员作主题演讲
最后,来自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的国秀芝研究员作了关于“抗药物干扰肌酐”的主题报告。国老师用生动的图表向大家分享了她探讨糖尿病药物羟苯磺酸钙干扰酶法检测肾病标志物肌酐的研究历程,指出药物的负干扰会掩盖和延误病情,并介绍了新型的抗干扰试剂能有效避免相关干扰,做到肌酐的精准检测。
专家和会员分享的内容涵盖了精准医疗临床应用与控制、精准医学及其技术在慢性乙肝、感染性疾病、慢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享等,使得多领域的专家和同仁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了多维度的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珠三角地区科研、临床、疾控以及媒体在内的200多名人员参加,并对相关技术的科研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和分享。
会议嘉宾合影
今年,学会正在组织新的一轮技术分享会,将通过会员单位申请,筛选一批成熟、适宜、可应用的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涉及临床诊疗、精准检测、精准用药、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精准医学应用技术、方法、产品,在粤东、粤西、粤北、珠三角四个区域,各分别召开技术分享会,组织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专业的会员参加技术分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