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真在2016年全省地方科协科普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坚定信心 再接再厉 创新发展
——在2016年全省地方科协科普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何真
(2016年12月1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惠州市召开2016年全省地方科协科普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工作,研究部署2017年科普工作。这对于推动全省科协的科普工作改革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惠州市科协为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全力支持,各地科协高度重视,认真准备会议交流材料,为会议的顺利举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刚才吴焕泉副主席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赞同。广州、汕头、惠州、清远、茂名市科协和广东科学馆作了工作经验介绍,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一年来,我省科普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面向基层、服务民生,坚持大联合、大协作,坚持巩固、提高、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广泛组织开展基础性、社会性和群众性科普服务活动,扎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社会公共科普服务惠泽民生,成效显著,亮点纷呈,为我省“十三五”科普工作开了个好局。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级科协奋力作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积极奉献、辛勤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科协,对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省科普战线上的同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17年的科普工作,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主线,聚焦党委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民生热点需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再接再厉,全方位创新科普理念和服务模式,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推动主题科普活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重大科普基础建设、科普工作机制实现新发展、上新水平,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作出新贡献。现在,我就做好2017年科普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把握机遇,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普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今年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民科学素质和科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大地扩展了科普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把科普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对科普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战略定位,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发展的迫切要求,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是适应人民群众期盼的迫切要求。十二五期间,虽然我们已超额完成省政府和中国科协共建公民科学素质的目标任务。但从全省来看,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还有较大差距,无论是经费投入、社会关注、效果产出等方面,科普工作还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广东的需要。具备一流创新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广东的人才基础,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就难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建设创新型广东就失去了厚实的基础。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增强做好科普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想事干、创新招、强协调、重实效”的进取精神,坚持“四服务”的职责定位,发挥“两促进”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广泛团结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事业,锐意进取,逐步建立现代化科普体系,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实现我省“十三五”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5%的目标夯实基础。
二、迎接挑战,不断完善科普工作机制
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发展科普事业,提升我省公民科学素质,仍然任重道远,面临诸多制约和挑战。一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相对落后的科普工作形式之间的矛盾。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发现、新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然而,我们的科普机构设置、资源配置、工作模式、工作习惯等还相对落后,科普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科普发展需要。我们要想成为合格的科学知识普及者,就必须紧跟科技创新特别是信息化普及的大趋势,始终保持自身先进性,不断创新科普理念,创新科普工作机制,创新科普内容和传播方式。二是,全社会普遍增长的科普需求同科普服务能力地区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随着我省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发展需求也普遍提高,不断对我们的科普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我省科普工作还存在科普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科普人才队伍短缺等突出问题,科普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农民、城镇新居民、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获取科普公共服务的机会明显偏少,基层科普组织不够完善,高素质科普人才较为短缺。因此,我们要把工作重心下移,不断加大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基层科普组织建设,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普人才培训,加大对科普基础设施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普惠共享的科普服务体系。
三、加快科普信息化,助推科普工作全面跨越发展
科普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科普服务能力飞跃提升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助推科普工作跨越提升的新引擎,大力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以信息化推动科普工作理念、科普内容、表达方式、传播方式、科普资源开发共享和科普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一是以互联网思维改造科普工作体制机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科普公共服务新模式,全面改革创新科普人才设置、资源配置、工作模式和工作习惯,建设众创、众筹、众包、众扶、分享的科普生态圈,促进科普信息化的迭代发展。二是以科普信息化促进科普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创新。聚焦科技前沿动态和公众关切,推动形成专家和公众共同参与的信息化科普内容产出机制,生产一批原创性优质科普作品。强化传播协作,推动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合作,强化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功能,继续建设和利用好广东微科普平台,打造一批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普微传播品牌,实现科普信息多渠道全媒体传播。三是以科普信息化提高科普服务效能。要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创新科普精准化服务模式,感知不同群体的个性化科普需求,定向、精准推送科普信息资源,实现科普服务工作效率最大化。
同志们,开展科普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我省科协系统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劲推动下,紧紧抓住科普事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主动作为、锐意改革、拼搏进取,努力开创我省科普工作新局面,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