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协关于印发《何真同志在全省地方科协科普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粤科协普〔2016〕1号
各地级以上市科协、佛山市顺德区科协,省科协各直属单位:
现将《何真同志在全省地方科协科普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广东省科协
2016年1月4日
明确方向 围绕中心 创新发展
——在全省地方科协科普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何真
(2015年12月25日)
同志们: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全省科普工作,形成合力,服务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十三五”我省科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在深圳市龙岗区召开2015年全省地方科协科普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科普工作。昨天我们考察了深圳市龙岗区科普示范社区和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的经验。吴焕泉副主席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佛山、惠州、东莞市和龙岗区科协作了科普工作经验介绍,相信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一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科协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科普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面向基层、服务民生,坚持大联合、大协作,坚持巩固、提高、创新、发展,广泛组织开展基础性、社会性和群众性科普服务活动,大力组织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普活动,扎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社会公共科普服务惠泽民生,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借此机会,我代表省科协对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省科普战线上的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5年即将过去,2016年即将到来。俗话说“一年四季在于春”,2016年是“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的第一年,也是开局之年。2016年科普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增强社会科普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立足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科普需求,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容,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服务基层关注民生,广泛组织开展基础性群众性的科普服务活动,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为我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我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下面,我就当前的科普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制定好“十三五”科普发展规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各条战线都在制定“十三五”规划,中国科协也在制定《科协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科普工作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2016年的科普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提供了依据。为此,各地在谋篇布局、制定科普发展规划时,要以国家创新发展为导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大局服务;要以群众关切关注的问题为出发点,满足群众的社会科普需求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获取科技知识的需求;要以政府的中心工作为支撑,发挥好科协群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职能作用;要以市场机制为动力,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投入科普事业,引领建设广东特色的现代科普体系。“十二五”我省超额完成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任务,是各单位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成果。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2016年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十二五”的工作总结和“十三五”的工作开局,结合各地工作规划和有关工作计划,全面做好“十三五”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各项任务启动工作;要充分发挥纲要实施牵头部门的作用,凝聚起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强大合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围绕中心、协调推进,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
基础性、社会性和群众性科普服务活动,是科协科普工作的基础,在社会影响最广、群众参与最多、效果最大,各地要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从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我省达到6.91%,位居全国第六位。国家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10%的目标任务,这是进入创新型国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要求。为实现2020年科学素质目标,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粤发〔2013〕2号)的要求,切实履行好牵头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的职责,扎实开展社会科普工作,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科普服务活动。一是要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科普是一项社会工作,它并不是科协一个部门的工作,科协牵头联合各部门、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实施。各地科协要切实履行好“三服务、一加强”的职责,与各部门联合协作,发挥好组织协调职能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和科协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 “大科普”工作格局。二是要做到“政府认可、社会满意、群众参与”的工作要求。科普是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广大群众传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同时,科普又是一项政府工作。所以我们在科普工作中,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着眼于广大群众的科普需求,动员社会群众积极参与,让科普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取得效果。三是要瞄准薄弱环节重点突破。当前,全省的科普工作存在着不平衡、投入不足、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我们要找准薄弱环节,查找不足,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普服务力度,要引导省内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等载体,进一步加强宣传我省科普事业发展成就,传播科学知识,树立正面舆论导向,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科普传播能力,为公众提供更多获取科学知识的选择,解决科普工作广度和深度的问题,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三、迈开步子、开拓创新,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以来,一直都是党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已成为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主动力。2016年是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年,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利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传播科普。技术上要加强数字技术与全息技术的应用,探索实现科普移动化、游戏化、视频化;手段上要重点通过“互联网+科普”平台,激发广大群众的科普兴趣,通过网络向大众传播科普;理念上要重点强化科学体验与实践互动,让群众乐于参与、方便参与。二是要建立适应信息化建设的科普机制。创新科普工作机制,解决制约科普信息化建设中的难题,解决人才设置、资源配置、工作模式、工作习惯等方面的不适应问题。三是要培养科普信息化人才。科普信息化建设需要资金、技术、政策,但关键在人才,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网络、人才智力和科学技术的优势,培养信息化人才队伍,确保科普信息化工作的延续性和效果的科学性。
同志们,春光无限好,需君更努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增强信心,实干求效,协同努力,创新发展”科协工作新理念,按照“推动创新、强化服务、拓展提升、开放协同、普惠共享”要求,切实履行“三服务一加强”的科协职能,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思路,增强决心和信心,矢志拼搏、锐意进取,深入研究社会新常态下的广东科普发展方向和规律,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全省科普各项工作,共享科普发展经验,汇集工作创新智慧,全力推动我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和科普工作上新水平,在服务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上奋发有为、再建新功,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和祖国的科技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