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通知公告>半岛(中国)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016年12月01日 来源:
阅读:
   一、我院科学传播的历史使命与发展远景 
    未来5至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更加依赖于科学发展、自主创新,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科学技术引领未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更加明显;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组织与实施,必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随着物质文明的改善和繁荣,社会对精神文明需求将不断增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亟待科学文化的创造与普及。所有这一切都对科学传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科学传播是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实现个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和互动过程,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技术技能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传播;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具备参与有关科技公共事务的能力。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科学传播的重要意义 
    加强科学传播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成为广大公众的自觉行动,才能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生产观,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爱护自然,关心环境,善待生命,保护动物,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工作中时刻贯彻科学发展观,并使得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国家、地区的发展规划和决策中,从而使我们各个地区发展真正依靠科学统筹和科学决策。 
    加强科学传播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传播能力及其带来的公众科学素养提高的程度,是影响这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民族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科学传播是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公民的科技素养较低,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增加资源驱动和投资驱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造成经济增长投入大、消耗高,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科学传播对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全体劳动者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我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加强科学传播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保证。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认识与合理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方向。科学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与先导,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最先进的文化内涵,引领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未来发展。科学传播对于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保证作用。加强科学传播,能够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公众所掌握,成为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锐利武器,使崇尚科学、崇尚理性、崇尚文明成为公众的精神品质;发展科学传播事业,有助于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推动科学伦理文化的传播,促进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并使广大公众适应并受惠于科技发展;将科学的思想成为公众精神文化的支柱,有助于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加强科学传播是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加强科学传播,有助于提高公众行使民主权利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科学传播越来越需要关注社会的现实需求和公众的兴趣态度,其作用也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协调科技与公众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方面,加强科学传播能够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时了解社会公众对科技发展的态度、关注点和实际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而形成科技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传播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加强科学传播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每一个公民在处理个人日常生活、劳动就业和参与公共事务中,都离不开对科学技术的理解,需要不断学习科技知识,掌握先进技能,以改善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实现自身价值。公众在物质生活走向富裕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提高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产生日益增长的需求。科学传播可以帮助和引导公众开阔眼界,明辩真伪,追求真善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和引导人们健身强体,预防疾病,保障生理和心理健康;科学传播有助于提高公众科技素养,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造就大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科技后备人才。 
    (二)紧紧把握新时期科学传播发展的机遇期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科学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党中央根据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启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方式,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产生长远的影响。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广大公众掌握树立科学的生产观、生活观和消费观,需要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这一切都需要提高公众的科技素质,提高科学的思维和辨别能力,需要以普及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科学传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组织与实施,将使我国的科技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央已经确定我国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明确必须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组织与实施,必将带动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同时对科学传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机遇。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与组织实施,明确了我国未来5—15年科学传播工作的宏伟目标。国务院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提出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和促进和谐”的方针,并且明确:到2010年,通过科学传播,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与落实,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开发与共享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加强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随着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成为政府的职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增大,在很多省市,政府将科学传播列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重视科学传播已成为全社会和广大公众的共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组织实施,为我院科学传播工作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 
    科普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的修订,为我国的科学传播事业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与保障;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对于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正在发挥着引导、规范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科学传播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科学传播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中央和地方都在不同程度上逐渐增加对科学传播的投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人民的文化需求正在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这一切都对作为文化事业的科学传播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院创新三期对科学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未来5年,我院确定了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主题,确定了科技发展、人才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并且强调要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共同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创新三期的目标要求我院更加重视科学传播,重视将科学传播工作与我院创新工作的紧密结合,加强对科学传播的支持力度,建立有我院特色的科学传播体系,创立品牌,扩大影响,使公众更加理解我院的改革与发展,将我院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时惠及公众,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加强与地方的合作,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我院科学传播工作具有一定的基础。我院拥有我国最丰富的科学传播资源,包括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特别是活跃在科学传播一线的院士、老科学家、科技人员和科学传播的专家,并拥有学科配套的研究所、与研究工作紧密结合的国家级科普基地、国内外知名的科普网站、以及数家科普传媒机构等,初步形成了连横合纵的科学传播组织体系。我院与国内其他科学传播机构和媒体建立了良好的科学传播工作关系与合作基础,主持参与了国内重要的科学传播活动,每年定期向社会开放,积累了丰富的科学传播的经验。 
    但是,我院的科学传播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我院科学传播工作的整体设计仍有待加强,科普资源系统集成不够,科普资源效益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开放和宣传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组织管理体制相对松散,缺乏激励研究所重视科学传播的机制,没有形成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两翼并举的格局;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发挥,专业科学传播队伍规模偏小,科普创作与出版亟待加强,科学传播形式需要进一步创新等。 
    (三)明确我院在国家科学传播中的定位与作用 
未来5至15年,我院的科学传播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我院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将科学传播视为我院作为国家科研机构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全面发挥我院的科学传播资源优势,发挥我院在我国科学传播中的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使我院成为我国科学知识的重要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典型示范者、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积极倡导者;以创新和发展为主题,全面落实新时期办院方针,紧紧围绕知识创新工程,开展科学传播工作;发挥我院优势,力争在传播最新科技进展、公众关心的热点科技问题、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创立我院科学传播的品牌;建设具有特色的科学传播体系,坚持制度创新,积极争取与社会力量的紧密结合,推进科学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2006年至2010年的主要目标是: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科学传播体系,科学传播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现我院科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建成若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学传播基地,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科学传播队伍,形成科学、合理、有利于科学传播事业持续发展、有利于与社会力量紧密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科学思想库,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组织实施中,圆满完成我院承担的任务,开创我院科学传播事业的新局面。 
    具体目标为: 
    体系建设:明确各机构的定位,建立整体协调、相互合作的体制和宏观管理机制,以及有助于我院科学传播工作的资源配置和评价体系;紧密结合我院知识创新工程,联合院内外力量,争取社会支持,重点建设30个左右国家级高水平科普基地,研究所要结合创新实践,采用多种形式,向社会传播科技前沿的最新进展,植物园、天文台和标本馆(包括博物馆)等专业科普基地要建设国内一流的设施,形成一流的管理,提供一流的公共产品,保证一流的服务,每年组织若干科学传播活动,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最有影响的科学传播场所;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每年要定期向社会开放,接待人数逐年增加;建立专业科学传播研究与教学中心,研究教学水平在建成后的5年内全国领先。 
    队伍建设:研究所每年参与科学传播的科技人员人数与次数有较大增加,所发表的科学传播作品有较大增加;参加科学传播工作的老科学家人数、演讲场次、科技服务次数与受众人数逐年增加;形成一支专业科学传播队伍,并有若干名全国知名的科学传播专家。 
    媒体建设:加强科普期刊建设,打造2—3种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科学传播期刊。建成1个全国最具影响的科学传播网站,日访问量超过10万;专业科学传播基地都要将展示内容网络化,并保证日访问量不断增加;报纸上科学传播版面有所增加,影响进一步扩大;形成全国最知名的科学传播图书品牌,获国家奖的科学传播图书5年间明显增加;与中央和地方影视媒体合作,打基础,出精品,创品牌,共建科学传播栏目和频道。  
    科学传播活动:依托学部科普与出版委员会等组织,积极开展院士科学传播活动,形成院士科学传播品牌,每年场次与听众有所增加,5年内覆盖全国内地所有省份;在继续搞好已有科学传播活动并进一步扩大影响的条件下,创立一些新的科学传播活动品牌;针对最新科技进展及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针对公众感兴趣的重要科技问题、配合国际组织科技活动,形成制度性、经常性和有影响性的科学传播活动品牌。 
    展望2020年,我院科学传播的远景是:形成具有特色的科学传播体系,科学传播能力大幅度提升,建成一批世界知名的科学传播基地,具有一支高水平的科学传播队伍,形成有利于高水平科学传播持续开展的体制与机制。 
    二、发展战略 
    (一)构建科学传播体系 
    整合已有科普资源,走集约发展之路。充分发挥研究所在科学传播中的主导作用,发挥植物园、天文台、标本馆、博物馆、网络科普联盟等科普组织的优势,建立研究机构、实验室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加强科学传播的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合理布局,统筹组织重大科学传播活动,构建我院科学传播体系,形成科学传播合力。 
    我院的科学传播体系应包括:院科学传播工作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全院科学传播工作战略、规划、政策的制订及宏观指导与管理;专业科学传播组织,负责院各学科领域的科学传播工作协调与组织;研究所负责向全社会传播最新科技进展及其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植物园、标本馆、天文台、博物馆等主要从事科学传播的机构,长期从事面向社会公众的科学传播工作;各级各类科普基地(包括植物园、天文台和部分标本馆、研究所与重点实验室、图书馆、中国科技大学及中科院研究生院等),主要在国家科学传播工作中发挥骨干与示范作用;研究所、院校、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野外台站等,每年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并组织本所科技人员参加国家与所在地区的科学传播活动;科普期刊、报纸、网站、图书情报、出版、音像等科学传播媒体,主要负责我院科学传播的宣传与展示工作;广大院士、老科学家、科技人员、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研究与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志愿者等构成科学传播的宏大队伍。 
    加强院部与学部结合,整合科学传播资源。将院士的社会影响、科学影响与我院研究所的创新实践结合起来,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充分结合,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开展卓有影响和效果的科学传播活动。 
    (二)夯实科学传播平台 
    建设一批重点科学传播基地。加强对我院一批重点科学传播基地的投入,切实加强科学传播场馆的软硬件建设,提升其科学传播能力,使我院的若干植物园、天文台、动物园、标本馆、博物馆成为我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科学传播基地。 
    提升我院媒体的影响力。办好我院的报纸、科普类期刊,加强出版工作,培育若干国内最有影响的报刊品牌,与中央、地方电视台合办科学传播栏目和频道,运用影视科学传播工具,扩大科学传播的影响。 
大力发展网络科学传播。加大对网络科学传播的支持力度,加强科学传播网络的整合与链接,使之成为新时期科学传播的重点平台,丰富并及时更新网络科普内容,在我国的数字科学传播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三)造就科学传播人才 
    充分发挥院士在科学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学部的科学传播工作,整合院部与学部的科学传播资源,组织更多院士参与到科学传播工作中来,从整体上增强院士科学传播的系统性和社会影响力。 
    充分发挥科学家在科学传播中的主体作用。我院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自觉传播科学的社会责任感,重视科学传播,提高科学传播的能力,为社会贡献高水平、普及性的科技新知识,积极倡导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 
    培养造就一批专业科学传播人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重点科普基地的专业科学传播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通过项目带动、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培养造就一批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理论与战略、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人才。 
    形成一支科学传播志愿者队伍。以离退休科技人员和在读硕博士生为骨干,使之逐步成为我院科学传播中的生力军。 
    (四)创新科学传播体制 
    加强整体规划。充分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科学传播需求,在战略研究基础上,制定科学传播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动态管理。 
    加强宏观调控。明确院所科学传播事权,加强全院科学传播的宏观调控和整体部署,完善新形势下院的宏观调控手段。充分发挥研究所和科学传播基地在科学传播中的主体作用。 
    完善激励机制。择优支持发展快和发展好的科学传播基地,鼓励研究所和科技人员主动从事科学传播事业,将科学传播纳入研究所和科技人员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传播奖励机制。 
    (五)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加强与部委、地方的协作。加强与中央及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协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学传播活动和项目;以研究所和分院为主体,加强与地方的协作,积极支持地方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使全社会可以共享我院的科学传播平台。 
    加强与媒体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媒体合作,使我院的最新科技创新成就、先进的科学理念、实用的科学方法准确便捷地向社会大众传播。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与国际科学传播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海外先进的科学传播手段和成功的科学传播经验与做法,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 
    三、重点任务与措施 
    (一)加强重点科学传播基地建设 
    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支持研究所发挥科学传播的主渠道作用。研究所要结合创新实践,开展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科学传播活动,及时向广大公众介绍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社会影响。 
    通过加强投入、完善体制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和政策引导等方式,重点建设约30个左右综合实力强、社会影响大的高水平国家级科学传播基地,使之在硬件设施、管理体制和机制、人才队伍结构与整体水平、科学知识传播的系统性等方面,走在国家的前列,提高科学传播基地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竞争力,增强我院科学传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各科学传播基地的自身优势和特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学传播基地,并在国家植物园、天文台、博物馆、标本馆等系列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通过政策导向,积极鼓励研究所、特别是国家和院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设施以不同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及时宣传最新的科学发展动态,使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为社会认知。 
    依托我院已有的基础,充分发挥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在科学传播研究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对外合作,建设好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研究、教学、培训的科学传播学科基地,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科学传播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加强各科学传播基地之间、研究所之间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的科学传播合作与交流,通过宏观调控、激励机制、资源配置与评价等措施,构建我院集研究、展示、宣传、人才培养统合发展的科学传播体系。 
    (二)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学传播人才队伍 
    充分发挥院士在科学传播中的积极作用。组织院士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影响力的科学传播活动。继续组织开展“科学与中国”院士巡讲活动,形成品牌;支持院士发表高水平的科学传播作品,鼓励院士通过个人网站或博客从事科学传播。 
    通过政策导向和创新文化环境的营造,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成为我院科学传播的主体力量。要在广大科研人员中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和自觉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社会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科学传播对于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作为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使公众充分了解最新的科学进展,了解国家投入科研经费的产出与效益,了解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意义,以及不恰当使用科学技术成果可能产生的社会及伦理等方面的副作用,了解社会热点问题中的科学背景和科学知识。 
    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老科学家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动员和组织已经离开科技创新一线的老科学家积极投入到科学传播活动中去,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青少年,根据自身特长,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传播活动,形成学科相对齐全、领域分布合理的专门从事科学传播活动的老科学家队伍,推动老科学家科学传播活动的系统化与规范化。 
    通过对现有主要从事科学传播人员的培训及系统教育,通过培养造就专业科学传播人才,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有所长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科学传播队伍。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制和给予合理的待遇,稳定一支科学传播队伍,并建立合理的队伍动态调整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机制激励和措施保障,逐步形成专职、兼职与业余相结合的科学传播队伍。发挥离退休人员管理部门、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的作用,使这支队伍有领导、有规范、有活动、有标识。 
    (三)加强科学传播载体建设 
    建设并运营好我院现有的科学传播网站,并积极鼓励各专业性科研网站增加专门的科学传播栏目,择优支撑若干有特色、有影响的科学传播网站;进一步整合全院网络科学传播资源,加强网络科学传播的知识性、文化性、艺术性和娱乐性,提高网站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集约社会资源,建设功能多样、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国内一流的大型网络科学传播平台,加强共建共享;利用我院科普与科研网络,开辟公众科研实践平台;积极推进虚拟动物馆、古生物馆、微生物馆、病毒馆、天文馆、虚拟植物园等网上展示与互动平台的建设。 
    重点扶持若干科普期刊办成在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和知名品牌的科普期刊,对于条件比较成熟的科普期刊,积极推进其社会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能力。力争5种以上的科普刊物期发行量超过10万份,至少1种科普期刊期发行量达到100万册。 
    继续办好《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树立品牌,扩大影响力,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分析,推进报告的系统性和长效性,为公众了解学科发展提供便捷而系统的指南。 
    (四)开展有特色科学传播活动 
    继续开展和组织好我院的“公众科学日”研究院所开放日活动,让更多的公众参加和接受科学教育,提高科学素养。 
    加强与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中国科协等部门的合作,继续搞好“科学与中国”院士巡讲活动,扩大学科领域和巡讲地区,注重针对性,增加影响力。 
    与中宣部、科技部共同搞好“院士专家科技西部行”和“科技老区行”活动。注重实效,结合当地现实发展需要和未来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播科学技术知识,解决当地发展面临的重要科技问题。 
    与科技部、科协密切合作,搞好每年的“科技周”和“科普日”活动,争取有更多的研究所参加到这些活动中去,并逐步提升我院在国家级科技传播活动中的作用与影响。 
    继续办好“老专家科普演讲团”活动,丰富讲演内容和形式,扩大范围和听众人次,使这项活动成为我院科学传播活动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 
    继续搞好我院已有的“创新论坛”、“求是论坛”、“科学人文论坛”和“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报告团”,传播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科学技术知识、方法与思想,扩大影响力;与上海市合作办好“东方科技论坛”。 
    结合我院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及时向公众传播最新科技进展及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结合重要科技节日、国际组织科技活动年等,开展专项科学传播活动;针对公众关心的重要科学、技术和公共卫生、安全等问题,相关研究所要组织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传播活动;邀请海外科学家来华开展高水平科学传播活动。 
    (五)支持科学传播作品创作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以奖励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性科普作品的扶持与奖励力度,调动科技工作者创作科普作品的积极性,每年投入一定经费,支持编写和出版若干科普精品著作。 
    充分利用我院的科技创新资源和科学传播资源,加强与各大媒体的合作,拍摄制作一批优秀科普影视作品,尤其要重视影视制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观赏性,力争制作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欣赏性于一体并深受公众欢迎的科普影视精品。 
    依托我院科学传播基地,推动科普实物的创新与制作,力争经过若干年时间,自主制作的科普实物不仅满足我院科学传播的需要,并积极吸纳社会资源,推动科普实物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通过项目带动、人才引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措施,推动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理论研究与教学于一体的科学传播研究基地建设,联合院内外力量,及时吸收国内外成功的科学传播理论与方法,提高我院的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争取使我院成为我国具有很大影响的科学传播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中央相关部委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我院优势,满足国家对科学传播的需求。继续加强与中宣部的合作,办好“院士专家科技下乡”活动,提高社会影响力,争取中宣部在出版、期刊、影视等方面对我院科学传播的更多支持;进一步密切与科技部、基金委和中国科协等部门的合作,推动科学传播平台共建和资源共享,形成国家级科学传播活动的联动;加强与团中央、少工委等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经常化、系统化的科学传播活动。与社会媒体密切合作,开辟专门的科学传播平台、版面和系列图书,并与中央、地方电视台合办科学传播栏目和频道。通过各分院和研究所,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地方科学传播活动,并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积极吸纳社会资源,适时推动我院适合市在市场环境中竞争发展的科学传播基地、载体等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 
    提升我院科学传播国际合作的水平,扩大国际科学传播合作交流的层次与渠道,学习海外科学传播的成功经验与做法;鼓励和支持研究所和科学传播基地与海外开展科学传播项目合作、人员交流等。 
    (七)保证对科学传播的必要投入 
    十一五期间,院科学传播的经费要在现有基础上有明显增加,加强我院科普能力建设;完成《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我院承担的任务;支持科普基地建设和科普组织开展重大科学传播活动;支持我院科普创作和科普出版物的编著出版等。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与机制 
    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各级党组(委)对科学传播工作的领导,重视科学传播战略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规划制定工作。充分发挥院机关对全院科学传播工作的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作用。 
    完善研究所为主体的体制。通过资源配置和评价导向等措施,充分发挥研究所和科学传播基地的主动性、自主性与积极性,使他们成为组织科学传播活动、吸纳社会资源、院地合作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自觉开展经常性、系统性的科学传播活动。 
    合理配置资源。积极鼓励研究所和科学传播基地吸纳社会资源,对于吸纳多的单位予以奖励;各个研究所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创新经费,用于科学传播,定期对社会公众开放;院要加大对科学传播经费投入力度,用于科学传播能力建设,组织重大科学传播行动,支持各单位争取社会资源,开展科学传播研究和战略研究等事项。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对于院科学传播基地,要根据科学传播的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队伍建设以及科学传播活动的社会影响等,建立一套符合科学传播发展规律和国情院情的科学传播考核指标体系;将科学传播指标纳入研究所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完善科学传播奖励制度,设立科学传播专项奖励基金,定期奖励科学传播工作出色的单位、个人及作品。 
    稳步推进科普的市场化。对植物园、博物馆、天文台和报纸、杂志、期刊、网站等可以进行市场化经营的单位,引入市场机制,放手让其经营,经营所得可以投入到科普能力建设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