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建设”,促进农民科学素质提高
辽宁省建平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李松涛
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素质是振兴全县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工程,既是当务之急,又任重而道远。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来,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将提高公众特别是农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四个建设”,全力推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制度建设,为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高农民素质创造前提条件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光靠科协自身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2006年10月,建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为正副组长,科协、农经委、组织部、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24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这一专门组织机构的建立,有效地整合了提高农民素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各成员单位既分兵把口、各负其责,又协作配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载体资源共建共享。
县科协充分发挥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不仅积极参与其中,而且承担了各成员单位沟通协调、检查督促、考核评比的工作任务。县委、县政府将考核结果纳入对各乡镇场街和县直部门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考评体系。正是由于强化了组织制度建设,有力地推动形成了横向联合、纵向联动的社会化农村科普大格局,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是强化培训体系建设,为全方位展开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核心工作搭建桥梁
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县职教中心和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重点,以农广校、农函大、乡村科普学校、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为依托,以专家讲师团、农技协短训班、远程教育点、广播电视科普讲座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民培训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农民展开立体化科技培训。
职教中心注重新型农民后备力的培养,重点对未升入大中专院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下设19个普惠制培训基地,注重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的培养,重点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其他培训机构重点针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旨在提高其科技致富能力。县科协除了依托农函大教学平台对当地农民进行有效培训外,还编印农业科技丛书2万册免费发放给农民,同时还依托科普活动就聘请专家讲师团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为农民开展培训咨询服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三年来,全县各类培训机构共举办科技培训班589期,共培训农民12.6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达73600人,仅此一项就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约7亿元。
三是强化示范工程建设,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实现质的飞跃突破难关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和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目标,而打造先进典型及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自2008年开始,由县科协牵头,县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了科技致富奔小康示范工程建设活动。针对我县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推动设施农业、养殖业、林果业、小杂粮等避灾节水型农业产业的发展。评选出5个科普示范乡、10个优秀农技协、20个科普示范村、30个科普示范基地、100个科技致富示范户(场),实现了乡乡有基地、村村有土专家、户户有明白人,使农民远有学的标杆、近有学的样板。这些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工程,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示范典型的带动下,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5年的2630元增长到2008年的4340元。
四是强化宣传阵地建设,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持久开展夯实了基础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普宣传阵地建设至关重要。随着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深入实施,站栏员建设日臻完善,目前全县建成科普画廊7处、700延长米,科普宣传栏52处,312延长米,已成为农村科普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县科协会同有关部门每年组织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技之冬启动仪式等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参加群众近10万人次。
同时,积极发挥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等媒体宣传功能,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县电视台开播“农业科技”专门频道,广播电台举办《科普天地》节目、县报设有“科技之窗”栏目,政府网站有“科普网页”。这些媒体的科普类节目以贴近新农村建设、贴近农业产业化进程、贴近农民生产生活为宗旨,向农民朋友解读农村政策,传播实用技术,提供致富信息,服务生产生活,报道致富典型,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这一系列农业科普宣传阵地建设和科普活动平台的搭建,使我县农村科普氛围空前高涨,有效促进了农村科普能力建设和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