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探讨思考>半岛(中国)

整合资源 齐心协力 共同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

2016年11月30日 来源:
阅读:

山东省聊城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我市突出工作重点,整合科普资源,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为加快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做法是:

一、大力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市教育局、市科协等部门积极探索符合科学素质教育要求的运行机制和活动形式,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涉及1242所学校,总投资2958万元,目前全市建成校园网368个、多媒体教室956座、微机室431座,配备微机25000台,688个村完小实现宽带上网,实现了市县乡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举办了全市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有5000多名青少年学生参与,评出一等奖24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36项、优秀科技辅导员16名、优秀组织奖10个,同时推荐22件作品参加全省创新大赛,获得省级奖励12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优秀组织奖2项、优秀科技教师2名。在山东省第16届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中获奖12项,其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开展了“科普报告校园行”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王宁寰、潘厚任教授在聊城市第一中学、聊城实验中学分别做了题为《新材料与纳米技术》、《太空人的衣食住行》的科普报告,邀请市老科协水利专家陈元丰和临清市气象局苗德权同志,分别在临清京华中学和临清一中举办了节水、气象科普报告会,全市共有8000多名师生聆听了精彩的科普报告,受到校方和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开展了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联合市教育局命名表彰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1处、科普示范学校16所。组织开展了“节粮在我身边--2008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高唐、茌平等县20多所中小学校5000余名学生参加,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兴趣和节粮意识。积极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东昌府区振兴路小学、临清市实验小学、东阿县实验小学、冠县冠星小学、茌平县贾寨中学、高唐县实验小学、莘县第一中学、阳谷县实验小学等50多所中、小学校相继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举行了形式多样的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增强了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例如聊城四中组织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织成立了动漫协会----炫梦,成员发展到70余人,学校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参加机器人大赛和电脑作品大赛,先后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并获得优秀组织奖;东昌府区民主小学着力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科普教育,通过开展以“科技创新从这里出发”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小学生们“学科学、爱科学手抄报制作”、科幻画、科学小发明、手工小制作等科普作品受到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同志的称赞;东阿县实验小学建有存书2万册的图书阅览室、存有学校各种荣誉奖牌和师生优秀作品的展览室,开展了科普征文、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冠县实验中学建有科普走廊,由学生定期出科普宣传黑板报;临清市第二职业高中创办了别具一格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此外,市关工委、团市委、教育局、老年书画研究会共同举办了“信发杯”迎奥运江北水城少儿书画大赛作品展,筛选出950余幅作品印刷成优秀作品集。

二、大力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共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加快了农民知识化进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市农业局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民所需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先后培训农民辅导员10000名,培训农民176271人次,辐射带动农民110000人次;培训农民工54744人,转移就业53086人,转移就业率达96%以上。市科技局大力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程,现已有1223名科技特派员和23个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201个,成立专业协会119个,带动农户33.1万户,引进新品种650个,推广新技术、新产品395项,创业活动总投资达10370多万元,创办了聊城市科技特派员专修学院系统培训34.07万人次。市科协实施了“科普村村通”工程,在全市建立乡村科普服务站1631处、行政村科普宣传栏6700多个,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达100万人次,会同财政部门共同实施“科普惠农示范工程”,先后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普惠农奖补资金150多万元,有力地增强了基层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带头人的科普服务能力。市委组织部实施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建立了远程教育站点,配备了微机、光盘和科技书籍,经常性地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远程教育服务。市妇联在全市创办各级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04个,建立农村妇女科技指导中心137处,创办妇女专业技术协会480个,通过巾帼科技聊城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引导帮助15万名农村妇女提高素质实现增收致富,全市共涌现出女能手、女科技状元4800名,同时还实施了普通家政、月嫂服务、高级家政“三项订单培训”,帮助6万多名农村妇女在家政领域实现了自我发展,打造了“聊城家政”的优秀品牌。市老科协实施“科技助农致富”工程,先后为20个乡镇、200个村、2000户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40多处,帮助解决种养难题160多项。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农家书屋”建设,实施了“八万场公益电影进农村”工程。临清市由组织部、科协牵头,专门聘请18名农业专家教授,集中五、六两个月份的时间在所有乡镇办事处每月举办培训班3期,每期7天,内容包括果树栽培、蔬菜栽培、家禽养殖、家畜养殖、水产养殖、民营企业市场营销与现代企业管理等六个专业,共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112班次,受训群众8000余人。高唐县委组织部、县广播电视局、县科协共同在县电视台远程教育频道开辟了《科普知识》、《致富向导》、《实用技术》等科普宣传栏目,在电视台开辟了《专家播报》专栏,播放科技培训节目13期;开辟了《农村百事》专栏,播放培训节目30期,聘请专家根据农时农事季节讲解农业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在县科协网站开辟了《农业技术》专栏,在县农业信息网开辟了《实用技术》专栏,定期登载发布农业实用新技术。莘县组建了县级科普服务总站,配备了10台高性能微机和科普宣传车,建立了科普图书室、土壤检测化验室和病菌培养室,开通了植物病虫害远程诊断系统“莘科农技视频医院”,常年聘请6位技术专家和20多名农业院校毕业生组成志愿者队伍开展科普服务,同时在大部分乡镇和村级建立了基点,实现了与总站的联网,基本形成了全县范围的科普惠农服务网络。东昌府区投资50万元推进科技视频村村通工程,在全区开通了11个科技视频基层服务点,目前已有94家符合条件的农户和企业填写了科技视频系统会员单位申请表,已开通用户达73户,其中13户是区外农户,覆盖东昌府区及周边四个县的部分乡村,日均访问量达50多人次,使广大群众足不出乡(村)便可直接享受一流专家的科技服务。茌平县以农广校、技工技校、职工中专、服装学校等10多处县级正规化办学单位为主体,以16个乡镇科普站和700多个文化大院为补充,建立起全县农民技能培训网,开设了水产、林果、养殖、蔬菜等30多个专业,目前已有获得了各类“绿色证书”的2532位乡土人才,有近10万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经营1—2项致富项目,建立了养猪、土鸡等18个产业协会,发展畜牧小区120余个,淡水养殖6万亩,冬暖大棚6万多个、拱棚18万个,瓜菜54万亩,农民人均收入连续3年增长10%以上。东阿县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确定了三所学校和五所培训基地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服装缝纫与加工、电器焊、纺织工艺、产品加工、产品包装等专业,完成引导性培训12000人,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余人,培训农民辅导员1600人次,培训示范农户1.5万余人次。阳谷县围绕“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技能”的目标,与有关企业联合建立了电子学校、服装学校等6处教育训练基地,开设电子、电焊、缝纫等专业课程,实行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定向输出,今年以来有近千名农民接受了“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就业后的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冠县建成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村级骨干农民和科技示范户协调统一的多层次农民培训体系,在做好普及性培训的同时选择乐平、冯屯、贾寨等13个农业生产特色乡镇的198个主导产业比较突出的专业村,择优选拔出农民辅导员200人,科技示范农户5000户,重点培训粮食、果品、蔬菜、养殖等优势产业专业技术,辐射带动周围广大农民应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三、大力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市劳动保障局配合省“金蓝领”培训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千名技师培训计划”,广泛开展名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岗位培训等各类培训班,并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组建职业教育培训集团,开办职工培训班1000余个,培训员工5000余次,培训、培养高级技工50人,技师2100人,高级工25000余人。市总工会开展了“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还启动了“职工迎奥运消夏文化电影节”,以播放奥运直播、宣传广播片、科技信息宣传片、安全消防教育片、电影故事片为主要内容,先后在百大金鼎商厦、鲁西商厦、百大鲁西科技广场、临清、东阿等地放映,向广大城镇职工和群众奉献了一道丰盛、精美的文化晚宴。市妇联培育命名了天草服装学校、风帆成人技校等20个市级妇女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城乡妇女20多万人,特别是国家级巾帼示范培训基地——聊城服装专修学院累计培训各类服装专业人才6万多人,其中免费培训下岗特困女工6000多人。

四、大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牵头,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内容充实、丰富多彩的干部教育培训活动,先后举办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培训班、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风建设、廉政教育等各种政策专题轮训班64期,培训县级干部64100余人次;举办科级及以下干部理论政策培训班200余期,培训科级干部141760余人次;同时根据干部岗位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各类培训,举办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班260多期,培训干部77000余人次。市妇联配合市委组织部选拔了318名女干部参加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后备干部培训班,提高女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推动了全市妇女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临清市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科协联合举办了全市机关干部科学素质培训班4期,每期两周时间,采取集中培训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对全市各乡镇办事处、市直各部门、各事业单位的科技干部进行科学素质培训。阳谷县加大对基层领导干部的科技培训力度,邀请山农大教授做专题报告,组织各乡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各管理区书记和主任、各村支部书记以及县直涉农部门领导干部、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1500余人分期参加培训。东阿县针对企业干部不同的岗位、层次和需求,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专业化、专题性培训班,累计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骨干人才1370余名。据统计,全市近年来参加各类培训党政干部228850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23879人次,专业技术人员187746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干部队伍科学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五、大力开展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市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编印了《为水呐喊》科普读本,举办了大型节能环保科普巡回展览18次。3月18日,市科协联合东昌府区委、区政府共同在堂邑镇启动了全市第十二届“科普之春”活动,省科协副主席汤少泉、市委常委王改真同志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及其有关单位,各市级学会、农技协,市、区反邪教协会、老科协以及科技专家、干部群众共计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邀请聊城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赵荷仙同志在镇政府小礼堂为农民举办了葫芦技术栽培管理知识讲座,各市级学会、农技协在集市现场开展了科普咨询,举办了《科学素质纲要》和节能环保科普展览,现场发放科普图书2000册、宣传资料近万份。10月23日至24日,市委召开建设生态文明市工作会议,组织市、县、乡三级党政领导干部1000余人观看了电影《后天》,邀请原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顾问、生态课题研究组成员、研究员程湘清到会作了题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姜春云(跨人生态文明新时代)一文解读》的科学报告,邀请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作了题为《中国环境形势与战略》的科学报告,使与会党政领导同志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态文明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与此同时,各成员单位围绕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市环保局开展了聊城环保世纪行活动,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市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报道和执法检查活动,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市漫画家协会发起了“情系灾区,心向奥运”漫画大赛,征集作品近千件,评出了优秀作品150件,并于6月份在海源阁举办了漫画展,表达了漫画创作者对地震灾区的关爱和支持以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向往。市气象局开展了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向市民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0余份,气象台、科普馆迎接参观者300人次,新建设的应急气象指挥车亮相市区广场,组织科技人员观看WMO、中国气象局气象日主题宣传片,并制作专题影视片在《气象万千》栏目播出。团市委、市公安消防支队共同举行了以“关注消防 共享平安”为主题的全市119消防宣传月活动,组织群众观看了消防宣传图板展览以及消防常识展播,向群众免费发放消防安全知识手册等消防宣传资料16000余份,近20000人接受了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此外,市卫生局开展了“卫生救护进社区”等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市安监局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月”咨询,市社科联开展了“社会科学普及周”,这些工作都为《纲要》的实施做出了积极贡献,有效地促进了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