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探讨思考>半岛(中国)

创新报纸科普形式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2016年11月30日 来源:
阅读:

报纸在大众媒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公众接受科技信息的非常重要的渠道之一。但长期以来除了科技、科普报纸以外,一些地区性报纸在对科普宣传报道中存在着内容单一、形式僵化、力度不足等问题。那么,地区性报纸应该如何开展科普宣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江苏省吴江市的主流媒体——《吴江日报》以报纸专版为载体开展科普宣传,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报纸专版开办的背景

2004年,为了接受中国科协对吴江市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全面考核验收,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让全社会都关注吴江科技、科普发展的新动态及新成果,市科协、市科技局和吴江日报社联合在《吴江日报》上开办了“吴江科技”专版,同时成立“吴江科技”专版组稿工作小组,组建了一支由市、镇科协、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及科普志愿者组成的通讯员队伍,做出了“吴江科技”专版出版的内容计划、出版时间的安排。“吴江科技”专版突出导向性、指导性、服务性和形象性,设置了《科技要闻》、《科普论坛》、《政策法规》、《科技之光》、《科普知识》等栏目,每月出版2期,全年共计24期,每期发行3万余份。

报纸专版科普宣传形式

2006年2月,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下发以后,“吴江科技”专版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要求,围绕《科学素质纲要》的宣传内容,开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专题报道、典型介绍、科普沙龙、知识竞赛等宣传活动,向公众传播全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公众积极参与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中来,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

1、开设“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题。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每年的3月份,是吴江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月,“吴江科技”专版开设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题”,报道全市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应市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要求,选择在全市开展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中,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不断拓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创新实用技术培训的新模式,实用技术培训成绩显著的典型单位进行介绍报道;年底重点报道全市实用技术培训的总体进展,并对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宣传表彰。

2、推出“专家兴农富民工程巡礼”栏目。2006年7月,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等8个部门联合在全市组织开展“百名科技专家进村入户兴农富民工程”活动,组织全市100名科技专家,选择16个村、650个种养殖大户,由科技专家深入生产第一线,通过科技培训、成果转化、典型示范、信息服务等有效途径,大力推广一批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专业骨干队伍,创建一批有特色、有市场、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主导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推广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在开展这项活动中,“吴江科技”专版特别推出“专家兴农富民工程巡礼”栏目,重点介绍一些农业科技专家带动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先进事迹。

3、组织“全民科学素质大家谈”。科学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序推进。2008年5月,市科协会同吴江日报社联合举办了“让科学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好朋友,推进吴江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大家谈”活动,此项活动邀请了市农林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镇和社区的各界代表参加座谈。座谈会上,代表们围绕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科学素质纲要》和市政府办《关于转发吴江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等五个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重点就如何提高“四大人群”的科学素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吴江科技”专版刊登了“全民科学素质大家谈”代表们的发言。

4、突出大型科普活动重点报道。2008年5月17日~23日,是吴江市第二十届科普宣传周。一周的时间里,在城镇、在乡村,处处都闪烁着科学的光辉,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让人们陶醉在科学的快乐之中。科普宣传周的活动此起彼伏,5月17日举行科普宣传周开幕式暨科学生活馆揭牌仪式后,大型科普咨询活动、科普图片展、“百人千场”健康宣讲“五进”活动、第四届“农村商业银行杯”科普摄影比赛、“建设美好家园、共创绿色吴江”花艺竞赛、“四新”系列讲座等活动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目不暇接。与此同时,“吴江科技”专版大篇幅深度报道了此次科普宣传周的各项科普活动,有效提高了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5、举办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吴江科技”专版自创办以来,共举办科普知识竞赛活动6期。2008年2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科学素质纲要》精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我市的组织实施,“吴江科技”专版举办了“亨通杯”庆祝《吴江科技》创刊百期科技知识有奖竞赛,30道竞赛试题以《科学素质纲要》内容为依据,重点宣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等内容,竞赛试题刊出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响应,共收到有效答卷5656份。另外,在每期的“吴江科技”专版上设置《科普小知识》栏目,让广大读者进行有奖问答,大家涌跃参与,全年参与竞答达5000多人次,深受读者普遍欢迎,起到了科普知识广泛传播和良好的宣传。

三、报纸专版科普宣传效果

科普宣传非常需要大众传媒的积极参与,报纸具有信息量多、传播范围广、传递及时、发行量大、易于阅读,便于保存等特点,即使在电视、网络、通讯极其发达的今天,报纸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吴江科技”专版借助《吴江日报》主流媒体的优势,以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及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起到了较好的科普宣传作用。“吴江科技”专版不仅为科协宣传工作开设了一个宣传窗口,更为重要的已成为科普宣传的主要载体,是报纸科普宣传的有效途径,是报纸科普宣传的有力手段,是报纸科普宣传的创新形式,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1、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科普宣传。“吴江科技”专版每期的发行量约3万余份,发送到全市各机关、学校、各镇、街道办、社区村委会,阅读对象主要是《科学素质纲要》中提出的“重点人群”。“吴江科技”专版面向“重点人群”加以大力宣传,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一是对未成年人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二是对农民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对城镇劳动人口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四是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突出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科学决策能力以及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2、围绕特色重点开展科普宣传。早在1994年,我市就开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998年受到中国科协的表彰。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和为民办实事的一项特色重要工作来抓。同样,“吴江科技”专版把科普宣传的重点也放在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上。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学习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能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知识传播,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围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科学生活和创业创新能力,开展科学发展、善待自然、珍爱生命、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科技知识普及;围绕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意识,提高农民理性认识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开展崇尚科学、尊重客观规律、反对愚昧迷信、反邪教和反对伪科学的科技普及。“吴江科技”专版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开设的科普宣传栏目,赢得了农民读者的信赖和良好的口碑。

3、注重大型活动开展科普宣传。科普周和科普日是科协的两个重大科普品牌活动,已成为深受广大公众欢迎和乐于参与的科技节日,成为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携手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平台。在科普周和科普日活动中,“吴江科技”专版加强“两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科普活动主题、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营造声势,发动社会各界、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广大公众共同参与科普周和科普日活动,共同把科普周和科普日活动办得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形成全社会普遍关注科普工作,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科普活动的氛围。如:吴江市第二十届科普宣传周,“吴江科技”专版加强宣传以“科学发展、携手创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科普宣传周活动主题;加强宣传“创新型城市建设、节能减排、科普能力建设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科普宣传周主要内容;加强宣传科普宣传周举办的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通过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了科普宣传周的社会影响,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发展的道理、和谐社会的愿景、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提高人的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吴江科技”专版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多种传播形式,努力克服其呆板、抽象等方面的不足,同样表现出活跃的传播效果。形式之一:在每期“吴江科技”专版上设置《科普小知识》栏目,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向公众传播的科普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可读性强,又有趣味性,使阅读者不受时空限制,可随时、反复阅读,可边阅读边思考,做到深刻理解、消化吸收、牢固掌握,成为广大读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真正有用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有效方法。形式之二:“吴江科技”专版开设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百名专家兴农富民工程”专题栏目,深受广大农民读者喜爱,成为农民普遍欢迎的富民工程、实事工程、品牌工程。形式之三:“吴江科技”专版组织“四大人群”的代表,举办全民科学素质大家谈活动,以科普沙龙的形式,大力宣传《科学素质纲要》,座谈会上代表们畅所预言,气氛十分活跃,活动达到科普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目的。形式之四:“吴江科技”专版介入大型科普活动,使活动的宣传力度增大,社会氛围良好,影响更加广泛,使科普宣传与报纸媒体的完美结合,达到最佳科普宣传效果。形式之五:“吴江科技”专版开展科普知识竞赛,通过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竞赛活动,将科普知识寓教于乐,更加深入人心。通过举办科普知识竞赛,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进一步加大“吴江科技”专版科普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吴江科技”专版科普宣传效果。

作者:江苏省吴江市科协 华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