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贯彻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成效显著
3年来,重庆市渝北区科协认真贯彻和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为有效地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用好3个手段,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
一是抓好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动员部署和氛围营造。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动员大会,各镇街和区级有关部门进行了再动员、再宣传、再部署,区科协牵头组织了宣传车、宣传队,发放了宣传图册和资料,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了科技咨询和讲座;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围绕科技三下乡、农业科技推广月、科技活动周等开展了声势较大的创建宣传活动;区新闻媒体开辟了创建工作宣传专栏,及时对创建动态、先进典型进行了宣传报道;全区各部门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行了有力宣传。通过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宣传,统一了思想认识,发动了干部群众,营造了创建氛围,增强了科普意识,提供了舆论保障。
二是积极编撰出版科普资料。区委组织部和区农办编辑出版了《农村经纪人培训教材》,区科协编辑出版了《社区科普读本》和《渝北科技画廊》,区科协与区农业局编辑出版了《农村科普读本》,《渝北三农知识1000问丛书》也开始出版,区畜牧兽医学会、区蚕学会等还编辑出版了一大批企业科技读本和科技资料。据不完全统计,我区近年来编印的科普教材和科普读本及资料达34种,印量达150多万册(份),制作光盘种类320种,数量达1.45万盘,制作录像教材32种。通过编撰出版丰富多样的科普读物和科普音像,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供了生动翔实的资料。
三是大张旗鼓激励典型。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区委、区政府每年都开展了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实用型科技人才和优秀科普工作者活动。《今日渝北》、渝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我区先进科技科普工作者及相关先进典型事迹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报道。各部门、单位以不同的形式,对有功人员和积极分子进行了表扬表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投身科技科普事业的热情,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科学、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新风新貌。
(二)突出3大重点,带动科普工作群众化。
一是围绕科技推广抓好农村科普。主要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开展经常性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区科技服务团的作用,开展了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运用,扎实搞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实施了技术承包和科技扶贫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涉农课题研究。通过实实在在的农村科普活动,使大多数基层党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学到了两门以上的实用技术。
二是围绕活动开展抓好城市科普。主要通过开展各种科普图片展、科技活动周、环保世纪行等大型活动来进行。组织科技人员开展送科技进军(警)营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军民警民共建活动的开展。通过社区科普活动,倡导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群众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普遍增强。
三是围绕素质教育抓好学校科普。建立了2个全区青少年科普培训教育基地,4所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并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基本满足了广大青少年的科普教育需求,促进了科普活动的经常化。通过开展有声有色的学校科普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引导了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训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抓住3个关键,促进科普工作规范化。
一是完善经费投入制度。按照《科普法》要求,区政府把科普经费列入了区级财政预算,实现了随财政经常性投入的增长幅度逐年增加的目标。2005年,区级科普经费达到人均0.5元标准,各镇街科普经费也达到了年人均0.3元的标准,有的街镇按开展科普活动的实际支出实行了实报实销。区级各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也安排了一定的科普经费,用于对干部职工的科技知识培训和科普宣传活动。由于全区各级各部门落实科普工作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不仅保证了科普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为今后科普事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是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区委、区政府印发了《渝北区科普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了创建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对区级各部门和各镇街提出了科普工作的具体要求,明确了各单位在科普活动中的责任目标。
三是贯彻科技运用原则。为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各镇各街道的具体情况,各级科协组织采取了经常性的请专家讲、请科技人员教、放科普光盘录像等形式,讲解宣传科普知识,反对邪教和迷信,倡导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级科技人员及时送去了群众急需的农膜、农药、种籽、农肥等生产资料,为群众解决了优质复合肥、超薄型地膜等生产技术难题。为大力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在过去区级农村党员电教科技基地的基础上,在张关、高嘴、华蓥山等镇开展了扶持贫困党员科技工程;在各镇分别了建立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村,重点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示范功能全的奶牛养殖小区、花卉基地、蔬菜大棚等进行调研指导和技术改造,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新优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运用,逐步走上了一条“推广一项技术、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科技示范之路。
(四)强化3方联动,确保科普工作经常化。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将科普工作摆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将科普工作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党政机关目标考核,各级各部门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层层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制定了工作制度,采取了工作措施,落实了工作责任。全区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各相关单位,都围绕科普工作,精心谋划,周密实施。
二是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区科协从自身抓起,充分发挥所属团体科普主力军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其他单位根据特点,将科普工作纳入各自的职责范围、规范及发展计划,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是构建基层网络。在全区建立健全了以区科协为枢纽,以区级学(协)会为依托,以镇街科协为基础,下联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村(居)科普小组,社科普员的科普组织网络。区科协抓好3个区级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定期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在各镇街建立了1个以上专业技术协会,各村(居)还建立了科普小组,并相应组建一支1200多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文章来源:重庆市渝北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