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探讨思考>半岛(中国)

《科学素质纲要28讲》第22讲:培育科技传播媒体品牌

2016年11月30日 来源:
阅读:
  一、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建设的意义 
  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精品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产生巨大的影响,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一,这些品牌、精品可以提供科学技术方面大量、丰富、权威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等,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科普服务,从而更好地吸引公众,不断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其二,媒体的品牌、精品可以带动我国科技传播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科技传播媒体品牌非常缺乏,知名度不大,竞争力不足,对公众的吸引力不强,不能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培育亟待加强。由此可见,建设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培育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目标 
  首先,通过实施科技传播媒体的品牌战略、精品战略等,起到带头作用、示范作用、鞭策作用,带动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的整体提高。 
  其次,通过具有品牌效应的科技传播媒体,更好地吸引受众,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树立科技传播媒体在公众中的威信。 
  第三,通过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在科技传播媒体方面培育我国的民族品牌,提高我国的科技传播媒体和机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规模实力和竞争力。 
  第四,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提高科技频道、专栏制作传播质量,培育一批读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专版和科普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形成一批在业内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出版机构。同时,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培育、扶持若干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 
  三、培育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主要措施 
  (一)培育一批科技传播媒体的著名品牌。发挥广播、电视、网站等电子传媒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的优势,着力提高科技频道、专栏制作传播质量,在科技传播方面形成一批知名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或栏目等,一批科技传播方面知名的、水平高的采、导、播人员;发挥书、报、刊等印刷媒体的科技传播作用,培育一批读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专版和科普书刊,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普图书的创作、策划、编辑人员;培育一批在业内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出版机构和科普文化产业传媒集团。培育以品牌、精品为核心,各类科普作品丰富多彩的品种发展模式;培育以传统纸介质报纸为基础,数字化、网络化内容产品和信息增值服务产品齐头并进的内容产品发展模式;培育公益性科普出版事业和经营性科普出版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大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二)鼓励、支持“科技博览”、“科技之光”、“科普大篷车”等电视科技栏目进一步提高质量,使其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媒体精品。择优扶持若干有特色、覆盖率高的知名科普网站。使这些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成为制作质量高、公众满意度高、尽可能吸引更多公众的精品。 
  (三)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培育、扶持若干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尤其要大力推进“中国数字科技馆”的建设。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培育。完善科普作品评奖制度,引导正确的科技评价观念,认真落实《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2004年12月27日颁布施行)中有关科普作品的奖励政策。同时,积极参与、努力推进和不断完善社会各界所设立的各类科普作品奖励。制定重大科普作品选题规划,重点扶持原创性突出、社会效益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科普作品,加强网络和影像科普作品的创作。 
  (五)利用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科普文化产业,促进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培育。采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灵活的机制,引入先进的营销方式、管理理念等,提高科技传媒机构的活力;有效利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海外资本等,解决科技传媒发展过程中的经费问题,提高它的竞争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普传媒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探索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动科普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使我国科技传播媒体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亢宽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