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媒体报道>半岛(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二十大代表刘雅红:发挥以农立校优势,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2-10-2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特派记者采访了党的二十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雅红。她表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靠人才,从教育救国、教育兴国到教育强国,都需要一大批像钱学森一样矢志报国的栋梁之才。

刘雅红代表所在的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今年2月成功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华农的办学目标一直与时代同向同行,与祖国同频共振。”刘雅红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华农将发挥以农立校的学科特色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勇挑重担”。

争做“新农科”建设领头羊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全面升级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农业承载的功能也在悄然转变。

原先注重高度专业化、技术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农林高等教育的新需求,主动拥抱知识生产新模式的挑战,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新,是建设“新农科”的必然路径。

“新农科建设的‘新’是创新的‘新’,农科的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刘雅红认为,新农科建设一定要不断推进“农工、农理、农文、农医”深度交叉融合。

因此,华农不断优化专业布局,重点发展“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一流本科专业,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9个新专业;并向教育部申请增设“生物育种科学”和“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华农还面向乡村振兴主战场,初步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的乡村振兴服务体系。

华农设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围绕“五大振兴”组建了12个研究中心;还获批了“乡村振兴实验室”和“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创新实验室”2个省哲学社科重点实验室。

同时,华农还建设了各类乡村振兴服务站点279个,建立了1200多人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组建78支全产业链服务团队,服务全国近500个县(区)和100多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与温氏集团、中粮集团等10余家龙头企业共建产业研究院(中心)38个。

“依托于此,我们就可以针对三农领域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开展前沿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刘雅红说,华农要争做“新农科”建设的领头羊。

创新培养“强农兴农”人才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科不断从“冷”到“热”,越来越多年轻人怀揣“现代农业梦”进入农业赛道。

在2021年举办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华农“未来农机——无人农场的领航者”项目荣获高教主赛道师生共创组金奖。

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农工程学院教授罗锡文带领,华农工程学院师生团队成员在全国10省的19个基地开展无人农场试验与示范应用,团队成员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95后”,希望通过科技把农民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

在刘雅红看来,华农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摇篮,应瞄准乡村振兴需求,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三全育人”模式,深入推进“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打造新农科“一流课程方阵”和“一流专业方阵”。

当前,华农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推进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今年,我们还依托作物学一流学科设立‘新农学’本博贯通创新班,学生将在八年的培养年限中完成本科到博士阶段的课程、实践和学位论文要求,获得农学博士学位。”刘雅红介绍,华农通过不断强化“丁颖创新班”、基地班、特色班、企业班等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大力度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兴农创新班”“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生专项”等项目实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打好种业“翻身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在种业方面,华农一直主动参与打种业‘翻身仗’。”刘雅红介绍,华农在学科上重点建设“生物育种”方向,以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为支撑,聚焦生物种业前沿科学科技和种质资源等“卡脖子”问题,致力于“端牢中国人的饭碗”,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华农在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上独具优势,为建立种业优势、掌握核心种业技术做好了充分的资源与科研准备。

据统计,华南农业大学长期保存水稻、荔枝、蔬菜等作物种质资源5万余份,依托华南建设的广东省畜禽种质资源库保存有省内外45个畜禽品种近10万份遗传物质,实现对《广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20个畜禽地方品种的多方法整体保存全覆盖。

而在与产业界的互动方面,华农与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种业合作项目,持续推进广东种业集团组建运营,全力支持广东建设种业强省。

华农还与温氏股份签约组建广东畜禽种业集团,通过创新研发平台,强化技术攻关,做强做大做优畜禽种业,华农的“温氏模式”成为全国高校产学研的成功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种业近期完成一笔23亿元的融资,成为种业赛道的百亿级独角兽,而中芯种业就脱胎于华农教授吴珍芳的研究成果。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