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十大>五年成就>半岛(中国)

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切实履行科普职责,推动全省科普生态持续优化

2024年01月22日 来源:广东科技报社 浏览次数:

广东科普嘉年华已成功举办六届,老少咸宜、有口皆碑,活动名额刚挂网便被“秒光”;在全省广泛组织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系列活动中,上万人次科技专家活跃在基层一线送理论、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群众参与热情高涨……近五年,在南粤大地,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渐浓,在田间地头、课堂内外、社区街巷,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全年不间断、呈热火朝天之势。公民科学知识储备和科学素养随之上升。2022年,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14.8%,与五年前比提高了五个百分点。这为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打造科普品牌 激活全民科技探索动能

作为闻名全国的闪亮名片,广东科普嘉年华参与人数屡创新高,科技与文化相结合,跨界联动的形式刷屏全网,彰显着重大科普活动的示范带动效应,为民众奉上了“营养丰富”的科普盛宴,对鼓励科技工作者投身到科普事业中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02401221424225170.jpg

2023年9月,第六届广东科普嘉年华的生命科学实验备受欢迎

除了标杆盛事,各品牌活动也深入省内大小县城,惠及基层。“科学与中国”巡回报告会,不仅密集走进大湾区,还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全覆盖。在2023年开展多达250场,受惠人数超100万。组织举办科普讲解大赛、全民科学素质大赛、全国科普日、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进步活动月等主题科普活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等宣传工作,累计参与人数6400万人次。

着眼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省科协协同社会各界办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挑战赛,组织开展广东省中学生英才计划、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中学生五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活动,每年全省参与各项科技创新活动超过500万人次,在国际、国内竞赛中的成绩位居全国前列。

广州市科普大讲坛、深圳市博士讲堂、惠州市西湖科学讲坛、珠海市科协有约、阳江市科普进校园、韶关市科普游、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科普”、省视光学学会线上“视力健康大讲堂”等,为全省科普创新发展积累了新鲜经验。由政府引导、学校、基地、企业、专家组网联动的广州市黄埔区少年科学院以及“10分钟科普活力圈”更是全国首创。

除了常规科普活动外,创新性尝试也不断上新。2023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上,首次在线下设立科普产业展区,企业携精选科普项目参展,展示科普联动产业发展的进程,为大众解码科技应用场景,展项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数字信息技术、电子设备、环保等行业领域的科普产品与技术。

整合社会资源 科普基地软硬件逐步完善

在过去五年里,省科协大力开展科普示范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26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72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779家、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92家。在开展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上,广州市越秀区、深圳市宝安区等26个单位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广东省科普小镇的成员队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02401221426288970.jpg

2023年12月,在2023年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三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上,科普中国智库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目前,广东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投入,加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五年来,共争取中央财政补助科技馆免费开放资金9605万元,全省新(改)建在建科普场馆29.4万平方米。在地方科技馆建设方面,广州、深圳等4个地级以上市已立项并启动建设,中山、茂名市科技馆建设规划正在论证中。推广河源市紫金县科技馆体系建设经验,鼓励粤东粤西粤北部分财政困难的县(市、区)在现有场地的基础上改建科技馆。组织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实现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县(市、区)级全覆盖。开展“科普大篷车”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实现科普大篷车活动镇街级全覆盖。

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所开展的各类地区性科普品牌推陈出新,广东旺盛的市场经济动能让科普产业实现更多可能。

优化科普生态 引领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一线

自《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颁布实施以来,配套鼓励政策不断完善,全省科普发展生态得到明显优化。在新生态之下,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热情日益高涨,科研院所开门迎客、神秘感十足的大科学装置成为“打卡点”,高精尖科研成果不再被束之高阁,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过去五年,省科协持续开展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科普讲解大赛、科学传播达人评选等鼓励科技工作者以多元化方式投入科普作品创作中,以喜闻乐见方式传播科学知识、传承科学精神。目前,全省注册科技志愿者超过23万人,弘扬时代新风科普行动每年开展活动超过2000场次,受惠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重新组建的广东科普讲师团名单已在2023年底揭晓。这支以高素质的院士专家、科普带头人、科技教师、医护人员等优秀科技工作者为主要成员的高层次科普讲师队伍,人员总规模超过300人,将在未来三年深入基层提供多元化科普活动,为五大重点人群开展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提供智力支持。

202401221425542616.jpg

公众参观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展(青少年专场)

作为繁荣科普创作,创新科学传播方式的重要探索,参与人数屡创新高的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不断更新赛事模式,并基于大赛衍生的科普创作课程、科普文创、科普作品巡展等实现科普作品的立体传播,让普通大众在观赏作品的同时读懂科学,激活科研院所、专业人士的创新动能。

在专业人士的热情参与下,科普作品质量的不断提升,正润物细无声般优化民众生活。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省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发的9大系列、300多组(份)疫情防控科普作品,在各大网络平台推送,累计浏览量超过3亿人次,文章总点击量突破8000万次。通俗易懂的内容,高效精准的传播有效助力广东疫情防控。

利用近10年积累沉淀,打造具有医防融合特色的妊娠期糖尿病(GDM)防治科普材料,集原创挂图、视频、漫画、出版物于一体,搭配小程序、媒体矩阵,为“糖妈妈”提供专属教材,实现医护与“糖妈妈”们的“24h互通互联”,共同构建妊娠期糖尿病健康管理新模式……今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妊娠糖尿病防与治”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首个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科普项目。该项目极大地降低了全省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与GDM的医疗成本,也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行为与健康素养。优秀成绩的背后,是科技工作者将自身专业与科普工作相结合,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科普工作优化民众生活的有力证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