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仁化县夯实全域科普,助力高质量发展
韶关市仁化县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仁化县科 协”或“县科协”)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结合全县科普工作实际,持续巩固提升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果,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大力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工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积极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仁化县科协结合主题科普,广泛开展科普活动。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 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积极开展“科普大篷车” 进校园、“韶关科普大讲堂——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韶关行”、科普(研学)自由行、“科普惠农”等科普活动,扎实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截至2023年10月中旬,县科协2023年共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28场次,参与人数6900余人次,受众民众12600余人,向群众派发科普宣传品及各类科普宣传资料约11000份。
记者了解到,仁化县科协始终积极当好桥梁纽带,服务科技工作者,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县科协联合县委宣传部和县科技局开展仁化县“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选树10名仁化县“最美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和广泛宣传报道,营造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浓厚氛围。由县科协推荐的吴才贵进一步荣获韶关市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称号。
通过深化基层科协组织改革,仁化县科协持续加强科普阵地建设。通过打造周田镇科协和董塘镇科协这两个乡镇科协示范点,县科协积极探索乡镇科协发挥职能的新路径,继续深化基层科协组织改革,吸纳“三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到镇科协兼挂职副主席,充分发挥“三长”科普“领头雁”作用,助力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县科协积极打造科普教育基地品牌建设,2023年已新增县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市县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目前全县建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3个、县级科普教育基地25个,科普中国e站3个;县科协还不断加强校园科普阵地建设,全县建有仁化中学校园科技馆、董塘中学科学馆以及田家炳小学科普展厅,为全县青少年学生提供了科技多元化丰富的科普知识学习活动场所。
助力乡村振兴,县科协依托“农村夜校”开展各类培训。2023年6月完成了长江镇木溪村“农村夜校”试点村建设,目前全县建有26个“农村夜校”试点村。2023年共组织各类培训700多期/次,培训人数达1.4万多人次。县科协积极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农村夜校”试点村 举办水稻、地膜花生、柑橘、茶叶、香芋、环保酵素等种植、制作技术培训班,帮助农村群众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增产致富。
据介绍,仁化县科协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信息传播,不断增加科普资源的有效供给。在《仁化新闻》电视栏目和“仁爱仁化”APP 开辟“科普专栏”,积极推送“科普中国”和“广东科普”等平台的资源信息,强化“科普中国”落地应用, 为市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科普学习内容,并通过“南方+”、移动短信平台等渠道,对全县群众精准投放系列高质量发展科普宣传活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