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下乡”惠农服务到基层 助南粤广大农村实现“科技致富梦”
2014年3月20日,广东省科协、省委宣传部联合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卫计委、省妇联、团省委、省地震局、省气象局、省公安消防总队、省农科院、羊城晚报社和揭阳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在揭阳市惠来县举办2014年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暨“千会服务千村”行动启动仪式。活动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省各地“三下乡”活动拉开了序幕。各地各部门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和“千会服务千村”行动,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普及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增强农村群众的卫生健康意识,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三下乡”活动吸引了国家、省主流媒体和揭阳市当地媒体的广泛报道。广东电视台、揭阳电视台、惠来电视台播放了启动仪式活动的现场情况。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广东新闻网、南方法制报、广东科技报、揭阳日报、中国科学网、中国科协网、中国科学网、中国气象网、中国消防在线网、半岛平台、广东省科协网等对活动进行了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和关注。
一、大联合、大协作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既是农业大省,又是人口大省,也是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省份,农村人口还有相当的比例。相当多的农民的科技、卫生、文化素质与发达地区相比,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中央和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的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惠民工程。自1997年以来,广东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农村农业的中心工作,围绕农村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采取大联合、大协作的方式,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活动上千场,受益群众过百万人次,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欢迎,已成为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提升农村文化科技卫生水平的重要品牌,为实现“农村致富梦”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14年,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各主办单位的精心指导下,以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医疗服务、实施科技惠农战略为主线,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精心组织,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使“三下乡”活动的路子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成效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农民群众欢迎和认可。其中,广东省科协组织动员全省科协系统、各级学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千会服务千村”行动等各类科技服务活动;省卫生计生委调配了精干的医疗队伍和筹集大批医疗物资并在全省开展巡回义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组织专家为群众开展免费白内障检查和手术,分别提供价值5万元的药品;省农科院组织农科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帮助群众解决技术疑难;省地震局、省气象局、省公安消防总队等单位筹集了大批科技书籍,组织专家深入农村、学校和社区,开展“地震科普平安行、气象科普你我他、消防科普知多少”科普惠民宣传教育和防灾减灾自救能力演练活动。广东福尔康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农村科普惠兴村计划”的农村科普带头人单位,赠送化肥和农药一批价值5万元。省科普志愿者协会、广州市海珠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广东广弘医药有限公司,以及揭阳市卫计局、农业局、科协、消防局、团市委、地震局、气象局等单位也分别捐赠了科普物资、科普宣传图书资料、药品、农资和捐造科普画廊等,使“三下乡”活动真正成为送技术送知识送健康、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提高农村文化科技卫生水平的特色活动。
二、广场科普活动注重益民惠民
在“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上,广东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焕泉,揭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麦延厚,中共惠来县委书记邱辉盛分别致辞,省气象副局长局刘作挺、省农科院副院长李康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李和平等领导参加主场活动,省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处处长吴祖清主持活动启动仪式。各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组织了“群众文化表演、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大型科普专题展览、科普大篷车互动展品、青少年科技教育宣传、机器人航模表演、食品安全、用药卫生和自然灾害自救应急预防”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公共科普服务,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体验和参与活动。来自省、市、县(市、区)科研院所和学会的专家,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和志愿者,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省、市科普教育基地,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负责人,揭阳市、惠来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惠来县的广大干部群众、学生等,约5000多人参加了主会场活动。
其中,广东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带来了《蔬菜生产安全控制技术》、《柑桔栽培技术》、《南方农村·动植物医院》等技术资料,为群众普及实用技术。省公安消防总队、省消防协会和揭阳消防支队在活动现场设置了消防安全视频播放、消防产品介绍、消防知识有奖问答、灭火演示和登高救援体验的安全自救科普,并向市民发放《消防常识二十条》掌中宝、家庭防火手册、“三小”场所防火须知及消防宣传光盘等宣传资料。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以气象科普你我他”为主题,就如何应对气象灾害和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针对四季天气开展科学保健养生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科普宣传;同时结合“气象大篷车”科技互动演示,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了解气象知识,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的方法,并向基层发放3万元的气象科普图书。省地震局就地震发生时的防灾避险、应急救援等开展“地震科普平安行”宣传教育活动,并筹集1万元的地震科普图书现场派发。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专家们现场进行眼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消化科和内科的义诊。广东科学馆就开发集成的“流动科技馆”资源进行现场展示,将“科普大蓬车”开进农村、学校、社区,让广大群众和青少年体验科学成果的魅力,同时向惠来县赠送价值5万元的科普展板展架,扶持当地完善基层科普条件建设。惠来县组织的学校、社区文艺表演队,表演的节目让广大群众享受了文化与科普的“大餐”。
三、把最急需的技术知识送到基层
除了主会场活动外,3月20日下午和3月21日,揭阳市各县(市、区)共举办30多项分会场活动。省、市专家和志愿者深入揭阳市和惠来县的机关单位、街道和农村、学校、社区,将文化活动、科普讲座、种养殖技术、科技创新体验、医疗卫生义诊等送到群众身边,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卫生水平,解决了广大群众缺医少药无钱看病的问题,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其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和广东省食品学会的专家,分别前往揭阳市和惠来县开展了2场广东科普大讲堂——领导干部公务员健康知识讲座,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广东省农科院和揭阳市级学会的专家共开展农科培训10项,包括荔枝种植技术培训,青梅种植、病虫害防治及贮藏加工新技术培训,绿化树苗种植技术培训、淮山栽培实用技术培训、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以及养蜂技术指导咨询等,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广医二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深入农村、学校、社区开展义诊、健康咨询、流行性疾病防控等服务,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专家还在惠来县慈云中医院为群众实施白内障免费手术,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广东省科普中心和省科普志愿者协会提供价值300万元的就业实训爱心卡和8万元的科普物资,帮助惠来县幼儿园建立“幼儿科普素质教育科普体验馆”,并在惠来县实验小学开展科普图书公益漂流活动,还向当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赠送《广东省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系列科普读本》。广东科学馆以“科普大篷车”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开展流动科普巡展并播放3D科普电影。广东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为当地中学教师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体验教育培训”,提升当地科技教师的创新水平。广州市海珠教育局、海珠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省科普中心联合开展“科普资源进校园”粤东行活动,并向惠来县第一中学赠送了一批科技活动器材。揭阳市科技馆在揭阳市和惠来县开展了航空航天科普巡回展览。
四、700多项活动让科技服务常下乡常在乡
2014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精神,广东各地、各部门和全省各级学会上下联动、统一部署、部门联合、社会参与,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三下乡”、“千会服务千村”行动重大项目700多项,通过开展送知识、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等活动,繁荣农村文化,普及科技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动“三下乡”活动常下乡、常在乡,让文化科技卫生等公共服务惠及广大群众,让广大农村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创幸福富裕之路。
在2014年3月到4月期间,广东的韶关、肇庆、惠州、茂名、阳江、湛江等地均启动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推动科技服务到基层。其中,肇庆市科协联合肇庆市文广新局,在封开县杏花镇举行了肇庆市2014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暨“科普惠农——百会扶百村”行动启动仪式。活动内容丰富,有专家义诊、送医送药,禽流感的症状及预防、医疗保健、家庭护理知识咨询,安全用药、免疫知识、食品卫生安全等咨询服务,以及农业、果树、畜禽养殖技术咨询,杏花鸡养殖技术培训班等。现场还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岭南流动书香车入乡进村活动,“送戏到杏花”文艺演出,科普知识现场有奖竞答、竞猜等。韶关市科协联合市红十字会、市妇联、团市委,以及仁化县文化局、县图书馆等单位,在仁化县长江镇举办韶关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现场发放了大量科普图书和科技、文化影视光盘,仁化县科协、县科技局通过抽奖的形式发放了一批种籽、化肥和种植技术资料。还有内容丰富的科普图片展、益智玩具体验、“关注留守儿童-放飞心愿,励志成才”、“科普秀”表演、机器人表演等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及韶关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现场演示培训等,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不少地市还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下乡及科技服务活动,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化橘红是茂名化州的特产,也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茂名市科协联合化州市科协、化州市科技局、化州市水果局等,在化州市平定镇平定圩举行了一场化橘红专题科技集市活动。活动组织了化橘红专家举办化橘红栽培技术培训班,围绕化橘红的种植、规范管理、采收加工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现场指导,向广大农户传授化橘红科学育苗、控梢促花、防治病虫害等实用技术,提高农户化橘红的种植管理水平。活动共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化橘红专家80多人参加现场咨询服务,共派发化橘红种植宣传资料3000多份(册),接受群众咨询达600多人次,向群众派发了化橘红种苗200多棵。河源市龙川县科协组织专家,到该县细坳镇黄龙村开展了科技下乡活动。活动根据当地实际,送图书、送农资和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当地群众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和空置的旧房老宅等资源发展养殖业,依靠科技脱贫致富。
广东各地“三下乡”活动坚持传播先进文化、推广农业科技、倡导文明生活,为农民群众送温暖、送关怀、送健康,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农民群众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广大农民群众称之为“益民智、得民心、信得过”的惠农活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