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协地球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体在佛山成立
探索社团管理创新模式 促进资源互补共同进步
1月24日,广东省科协地球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体成立大会在佛山隆重召开。广东省地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共120多人出席了成立大会。广东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日光,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省地质局总工程师何俊美到会致辞。
广东省科协地球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体揭牌
广东省科协地球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体是广东省目前正式成立的第二家省级学会联合体,是我省地学界和工程界的一件大喜事。联合体是在省科协领导下,由省地质学会牵头组织,联合省地球物理学会、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省石油学会、省地理学会、广东海洋学会,按照“公平公开、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共赢发展”为基本原则共同发起成立的非法人学会联合体。联合体在不干涉各学会自身工作的前提下,更好地适应国家和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总体要求,探索科技社团的管理创新模式,促进资源互补和共同进步,为广东省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会上宣读了联合体第一届主席团和秘书处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义刚任主席团主席,广东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省地质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何俊美任常务副主席,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珂等共6位理事长、专家任副主席,成员单位共7位秘书长、专家任主席团成员。联合体秘书处设在省地质学会秘书处,省地质学会秘书长林希强担任联合体秘书长。会上还宣读了联合体专家委员会名单,徐义刚院士任主任委员,周成虎院士等16名专家任副主任委员,林本海等19名专家任委员。
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日光致辞
会上,冯日光代表省科协宣布广东省科协地球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体正式成立。他指出,学会联合体的成立有利于促进学科相近的学会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增强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和服务能力。这不仅仅是广东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学会组织模式和学会工作制度上的重大创新,也是顺应现代科技发展规律的一项具体举措。他希望学会联合体成立后,要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对联合体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积极广泛地联合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国家和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总体要求,团结一心,勇于担当,形成共谋发展、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的稳定体系,主动参与研究地球科学与工程类国家重大课题项目,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转移,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发展,加强产学研工作,提升学会社会影响力和话语权,更好地发挥科技社团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促进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形成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合作共赢发展机制,努力把联合体打造成为具有引领及标杆示范作用的社团组织。
主席团主席徐义刚院士因工作繁忙,委托常务副主席何俊美总工程师讲话,衷心感谢省科协以及联合体成员单位的信任和支持,推选他担任联合体主席,荣幸之余更觉责任重大。何俊美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建成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广大的广东地球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智库,相信通过学会联合体这个平台,一定能更好地发挥专家智库的作用,更好地为建设美丽中国服务。
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日光与联合体第一届主席团成员合影
联合体常务副主席何俊美总工与专家委员会代表合影
联合体副主席张珂教授与优秀论文获奖者合影
大会举行了联合体揭牌仪式,向联合体成员单位颁发牌匾,向主席团成员、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大会还宣读“广东省首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并颁奖。会议时间紧凑,内容丰富,达到了预期效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