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广东省科技创新与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活动暨广东院士讲坛(第60期)举行
2014年4月11~12日,由广东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与广东省质量协会主办的“白云山和黄中药”第六届广东省科技创新与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活动暨广东院士讲坛(第60期)在江门鹤山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150多位企业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参加了活动,共发表科技创新与质量管理小组重要成果52项。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日光,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合作交流处处长李力,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主任廖仕明,省质量协会副秘书长陈自军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活动。
第六届广东省科技创新与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活动暨广东院士讲坛(第60期)在江门鹤山市举行
会上,冯日光高度肯定了近年来我省广大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与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在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冯日光还强调,省科协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科技创新工作,整合更多资源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他希望企业广大科技和质量工作者深入持久地开展这项活动,为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今年的活动呈现了三大特色:一是企业参与面广,覆盖范围大,规模和水平均超过历届。参加本次活动的既有广汽集团、美的集团、珠海格力电器等产值过千亿的航空母舰,也有丹姿化妆品、安居宝数码科技、铭异精密电子等一批中小企业;既有广药集团、纬创资通、威灵电机、立白集团、志高空调这些QC小组活动的鼻祖,也有英德佳纳金属、华力电气这样的新兵。据统计,参加活动的40多家企业来自全省12个地级市,另外还有来自安徽合肥的企业报名参加,共发表成果52项,据评审组反映,本届发表的成果很多都达到了国优水平。二是本届活动开全国之先河,把活动与院士讲坛相融合,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为企业服务。院士作为科技界最高水平的象征,受到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崇敬和膜拜。因此,在本届活动中,主办单位根据科技工作者需求,精心为大家安排了一场院士讲坛,邀请刘人怀院士为企业科技人员做专题报告,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在院士报告过程中,秩序井然,座无虚席,大家认真聆听,勤恳记录,掌声不断。会后大家还热情洋溢地与刘院士合影留念,这无不体现了大家对科技的热情和对创新的执着。三是本次活动发表的成果都是企业科技创新和质量工作的亮点,评审坚持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本届活动发表的QC小组成果涉及改进型、创新型、精益型、服务型和现场型等类别,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以提高产品、工作和服务质量,减损增效、节能降耗、安全、环保为课题开展改进和创新活动,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显著成效。参加发表的QC小组通过问答、小品、角色扮演等精彩形式进行了成果汇报,7位评委对每个成果进行认真、负责、专业的点评和指导,促使企业代表学习到更丰富的知识。经过两天紧张而精彩的发表、交流和专家评委组紧张的讨论与严格公正的评审后,本次大会共评出金奖16项、银奖21项、铜奖15项,其中获得金奖小组的名单如下:
领导、嘉宾为本次活动获奖小组颁奖
刘人怀院士作专题讲座
12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刘人怀院士作了题为“创新感言”的专题报告,为与会代表送上一场饕餮盛宴。刘人怀院士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成长故事讲起,主要阐述开展创新所需要的“三个心”和“三个条件”。“三个心”:一是责任心,要负责任地把事情做好;二是耐心,忍耐是成功的秘诀,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三是好奇心,创新是一种超前的思维,作为一个有创新思想的人,必须要对事物怀有好奇心,才能找到新的思想。此外,创新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宽厚的知识积累;二是要勤奋;三是要善于抓住机遇。
刘人怀院士特别提到了自己在暨南大学担任校长期间,在高校管理过程中提出的管理创新的案例:突破阻力在全国率先推行学分制改革,率先实行教授必须上本科基础课的制度;多元筹集办学经费,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设立校史馆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同时,刘院士结合自己的创新经历,详细地向代表们讲授了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下持之以恒的开展科研工作,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攻克难题。他提到自己的一篇论文经历了14年的风雨磨砺后,才终于得以发表,感人肺腑。
活动在全场代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