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青年科学家河源座谈会召开
各方青年才俊献策河源创新驱动发展
7月28日,2017年广东青年科学家河源座谈会在河源会议中心召开。广东青年科学家赴河源考察团一行四十多人在团长、广东省科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冯日光,副团长、广东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调研员阎新建的率领下全员与会,会议由广东省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朱海龙主持,河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楚旋,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江东新区党委书记龚国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协主席吴素香及河源市相关智能部门负责人等一百多人出席会议。
龚国平首先对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组织青年科学家到河源考察交流、科技服务活动表示感谢。他说,四天来青年科学家们不辞劳苦到各县区高新区开展考察指导,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举办了高水平的专题讲座,与河源企事业单位代表进行对接,取得了初步成果。科学家们围绕河源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人才对接等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了青年科学家们的技术专长,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他希望考察团一行通过考察,加深对河源的了解,积极与河源市相关企事业单位做好项目对接、科技落地等服务,进行更深度的合作,发挥智囊作用,助推河源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
龚国平指出,当前,河源正在实施追赶型发展,实施创新驱动离不开科技人才,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各类商会协会的沟通交流,引入国内外符合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高端人才紧缺急需人才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对接,是推动河源人才优先发展措施的重要举措。希望青年科学家们通过本次考察交流活动,增进对河源的了解,与河源企业家科技人才交朋友结对子,发挥自身的技术专长,与河源开展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也希望河源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抓住本次交流活动的良好机遇,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对接联系,用诚意和热情认真做好服务,对已谈好的技术服务、项目对接的落实工作,特别是已签订的协议,要加强对对接落地,把考察对接的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冯日光表示,几天的考察活动,让青年科学家们更加切实体会到“河源绿色”,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发展潜力。此次组织青年科学家到河源学习考察,开展人才对接和科技服务活动,是服务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的一种创新实践,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充分发挥青年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希望青年科学家们能充分交流,积极开展人才、项目对接工作,助力河源经济社会发展。
40多名广东青年科学家根据专业特点及经历,围绕河源发展定位,加快科技创新、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等主题,在人才引进、科研平台建设、现代农业、中医药产业发展等方面,为河源建言献策。
■观点精选
广东青年科学家协会会长陈海佳:河源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创业,而青年科技人才就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建议河源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机会,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科技与资本的力量,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技术中心主任李伟浩:建议省市科协组织行业专题面对面技术交流对接会,集中某个行业进行,可以提高效率;建议河源建设一个网络技术交流平台,利用互联网实现高校/科研机构跟地方企业的技术沟通交流,让这种技术交流服务常态化,既提高效率,又保持连续性;建议地方有关政府机构加大国家科技科研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地方企业尤其中小企业了解学习相关的政策,懂得利用国家的科研资源来促进自身发展。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韩胜利:建议定期组织相关企业到省内知名高校交流和学习,及时了解跟踪行业技术及产品的最新进展,带着问题交流学习合作;每年征集一批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寻求解决问题的专家团队,同时科技管理部门加大对相关难题的科技扶持政策和力度,协助企业解决困扰发展的瓶颈。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许东晖:河源市具有山清水秀的地域优势。目前我国环境镉铅等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中山大学在培育无重金属无农药污染绿色农产品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同时能够开发出具有保健功效的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及附加值,可为河源市打造健康养生与绿色休闲农业为一体的健康旅游城市提供技术服务。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白卫滨教授:河源农业结构需顶层设计,长远规划,优化种植结构,引进抗病优良品种,并加强政府信息服务,适度控制种植规模,避免农民出现增产不增收情况。如指导百香果、柠檬、蓝莓产业的发展。利用河源生态优势,交通优势,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尤其在保护万绿湖水质的前提下,做好万绿湖周边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即增产又增收。此外,还需注意以下三点:避免低水平,同质化加工;加强果蔬等农产品的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部分特色农产品要走出河源、走出广东、走向全国。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工程师李洪:河源的制造型小型企业很多,通过这次走访感觉他们面临一个很大的共性问题就是:智能化水平亟待提高,企业面临转型和升级。但是这方面的团队及人才欠缺。建议从政府层面和企业自身层面都应做出努力。整体来说就是“一进一出”,政府及相关组织可申请承办一些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内会议,把国内同领域学者、企业家请到河源来,让当地企业可在当地享受技术大餐,同时也扩大河源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组织可组织某一领域企业家到外地去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
广东药科大学副教授姚华刚:建议科协能帮助中小企业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中寻找合适的科技服务特派员,对他们进行长期对口的指导,去解决他们日常生产中的一些实际的小问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些新的理念和思想。建议引进化妆品企业。一是化妆品企业对环境几乎没什么污染,符合河源的生态保护理念;二是化妆品企业前景好,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三是河源的水质好,用于生产化妆品时质量更有保障;四是河源有很多果蔬种植基地和深加工企业,很多果蔬果皮的提取物可以用于化妆品中。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邝瑞彬:连平九连山源丰生态工业园建设中首要的是进行发展定位,包括主题定位、功能定位、形象定位。一方面,要找特色,结合本地特色,优化自然资源,选取具有标志性景观,挖掘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通过科学规划,努力做到以园养园,滚动发展,以减少前期基础性投资,增加可操作性。此外,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在保障高产出、高效益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多角度、全方位增加园区的经济收入,增加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以艺术文化来点缀和烘托园区的环境、提高园区的市场竞争力。根据九连山生态园的需求,我们希望后续继续开展对接活动,作出详细的部署,开展各项工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