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科普日”惠农又益民 广东“全国科普日”已成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品牌活动
“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10年以来,广东省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坚持服务民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面向基层的原则,不断提高社会化科普服务水平和效果。通过深入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的主题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围绕热点话题,活动贴近实际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预防疾病,科学生活;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自科普日活动开展以来,每年均确定一个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活动主题,以健康、卫生、环保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及社会热点话题展开。
2013年9月13日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走进群众之中,建设美丽广东。
图为陈云贤副省长与群众进行种子陀螺比赛。(张炜哲 摄)
其中,2005年9月17日,广东省科协联合100多个科技团体及有关部门,在广州市人民公园举行了题为“全国科普日———你我共同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型科普活动。活动分为专家论坛、百米科普展览、节能型产品、实物和模型的展示等几部分。论坛采取互动的形式,邀请省、市专家就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推广节约资源的新技术等方面,在台上陈述自己的观点,下面群众就日常生活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而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主题的百米科普画展,以生动的语言,重点宣传节约资源对生命健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使人民树立节约能源,保护水资源的观念。省科协所属的50多个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联合会的科技专家参加了科技咨询,并举行了科技社团“自律与诚信倡议”签名活动。
2006年9月17日,由省科协等主办的全国科普日“节能在我身边”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活动以节能为主题,以更好地推进资源节约工作,提高全民节能意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的。主办单位精心组织了节能科普图片展、百名节能专家现场咨询、科普大篷车及节能产品展示、航模飞行表演和节能影视片播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精彩纷呈。在短短半天的活动中,共吸引了近三万名市民参与和关注。特别是在“两院院士节能讲坛”环节,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中国工程学院院士罗绍基亲临现场与市民互动,为他们解答节能方面的各类问题,把活动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此外,在2010年9月18日举行的以“走进低碳生活,科学文明迎亚运”为主题的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新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开展了走近低碳生活科普剧表演、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科普资源展示、科普益智玩具和科普读物展示、低碳生活光动媒科普漫画拼图大赛和智力七巧板竞赛、科普大篷车科教展品互动演示,以及科技专家现场科普咨询、用药安全及医疗义诊等活动,专家阵容鼎盛,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参与。同时,还举行了“迎亚运,绿色低碳健行”绿道体验及大学城宣传活动,以及“光动媒科技进校园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等,突出科学文明迎亚运的主题。
形成科普大联合大协作机制
除了以科协为主组织和策划外,每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均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参与,形成了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其中,自2008年起,科普日活动由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半岛(中国)联合相关部门或单位主办,省科协几个直属单位参与承办或协办;全省各级科协也联合有关单位,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促进科普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千家万户。
2012年广东省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办单位精心组织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科普便民活动(张炜哲 摄)
其中,2008年广东省、广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暨“万人科学传播大行动”联动成效显著。活动由省、市、区科学素质工作办公室联合举办,动员省、市、区各成员单位参与。活动以一个主会场四个分会场的形式开展,主要针对四大重点人群,以“情系外来工”、青少年绘百米画卷、院士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将健康知识以及科技咨询服务“三农”等为内容陆续展开;四个分会场活动分别围绕未成年人、城镇劳动人口、农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分别在番禺、萝岗、从化、增城举行。其中,番禺开展了“畅想未来的家园”百名青少年科学幻想绘画、萝岗以“情系外来工,共建文明广州”为主题开展了大型咨询服务活动、从化开展了科技咨询服务“三农”活动、增城以“空气、水源与健康”为主题邀请钟南山院士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了健康知识报告。
打造一批特色科普活动品牌
“万人科学传播大行动”、“惠民科普一日游”、“院士进校园,大手拉小手”……“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10年以来,我省也打造了一批特色科普活动品牌。
其中,在2008年9月20日,广东省、广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暨“万人科学传播大行动”在广州市越秀区英雄广场正式启动。活动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建设创新型广东”为主题,科普文艺表演、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科普宣传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进行科普宣传。活动现场还有来自省市40个科研院所、学会(协会)的80多名专家就广大市民所关心的能源、环保、卫生、健康、安全等相关问题进行现场咨询和解答。
2011年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上“科普漂流书屋工程”正式启动。
很多热心市民纷纷从家里带来科普书籍参与图书漂流(张炜哲 摄)
2009年9月18日,广东省“全国科普日”“万人科学传播大行动”活动在广州市白云区云台花园广场启动。活动首次由省科协牵头,广州市科协、佛山市科协等联合主办,实现广佛联动。此次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重点,以“科技亚运、科学生活”为主题。启动仪式上,广东科普讲师团正式宣布成立。讲师团由省科协组建,隶属于省科普志愿者协会,是一支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专家为主的科普讲师队伍。
而自200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推出“广州市惠民科普一日游”后,该项活动也成为一个科普品牌。科普一日游包括科技创新之旅(广州舰船科普基地、广州青少年科技馆)、养生保健之旅(华南植物园、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生态环保之旅(广州蔬菜研究所、宝桑园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等。
促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作为“流动的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学校、进社区,到基层,是每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常客”。一批又一批的公众亲自动手演示随车装载的各类科普展品,在娱乐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学习科学。感受科技的神奇,这就是科普大篷车的魅力所在,它不仅给公众带去了科学知识、实用技术和科学生活方法,宣传了科学的精神和方法,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精神去思考、用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2010年广东全国科普日紧扣低碳生活,倡导科学文明迎亚运。
图为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自行车队准备出发(张炜哲 摄)
为营造全省“科普日”的宣传氛围,广东省科协每年均制作大批科普挂图、小册子等送到基层。其中,201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围绕低碳生活及迎亚运的主题,省科协编制了5万多张《羊城绿色 迎亚运》科普宣传挂图,在全省科普画廊张贴宣传;编制了5万多张《迎亚运绿色低碳生活》科普折页,及6万多幅《低碳生活 从点滴做起》光动媒科普漫画拼图,在全省各地全国科普日科普活动现场免费派发给群众。
而“社区科普漂流书屋”,更是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亮点。在2011年9月17日举行的“广东省201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中,“社区科普漂流书屋”工程正式启动。作为“十二五”时期省纲要实施的工作任务之一,“科普漂流书屋”工程在全省范围逐步推广。目前,已在社区、学校试点建立“科普漂流书屋”130座,漂流书籍4.2万册。
背景链接
2002年6月29日,我国第一部关于科普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2003年6月29日,在《科普法》颁布一周年之际,为在全国掀起宣传贯彻落实《科普法》的热潮,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自此,中国科协每年都组织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在全国开展科普日活动。
从2005年起,为便于广大群众、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活动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为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作为全国科普日活动集中开展的时间,并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