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新闻>要闻>半岛(中国)

广州:空间天气院士专家科技沙龙解惑“世界末日”

2014-06-12 来源:广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有传言说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很多人都注意到,与世界末日有关的多个传说都与天文现象或天文历法相关,除玛雅历法外,“太阳风暴”说流传最广。当然世界末日的说法是不可信的,但为什么会出现太阳风暴之说,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日前,在广州市科协、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等单位举办的“空间天气与2012”科技沙龙活动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院士魏奉思和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主任王劲松为到场观众做了精彩的科普演讲,为大家解答了空间天气将导致世界末日的种种疑惑。

  说某一天是世界末日没有根据

  魏奉思院士在报告中解释,太阳风暴是指太阳上发生的剧烈爆发活动,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太阳风暴气团中的高速粒子流闯入太空,会对地球的空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太阳的活跃程度存在一个大致11年的周期。几年前,美国的科学家曾经预测,最近的一次太阳活动最剧烈的年份是2012年,有人将谣传中的“玛雅历法终结日期”和这个预测混淆在一块。但是美国科学家很快就发现,他们的预测有问题,于是在去年时做了更正,说太阳活动的高峰年应该是2013年左右,同时他们也指出,这种预报随时都会更正。

  魏院士强调,太阳活动峰期平均每隔11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和所谓“世界末日”联系在一起是毫无道理的。同时,太阳活动的峰期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时间段,称为太阳活动的峰年,所以说某一天是“末日”其实是没有根据的。

  空间天气事件增多是客观事实

  魏院士也指出,从2010年开始,空间天气事件增多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特别到了2013、2014年,大的太阳风暴的次数会增加。但是,会否出现超强太阳风暴呢?这就很难说。曾经有人估计,未来10年内发生超强太阳风暴的概率大概是百分之十。即使出现超强太阳风暴,会不会对地球造成影响,还要看其他因素,比如是否对准地球,耀斑的强度,风暴的速度,X射线的流量等级等等。

  在解答观众提问超强太阳风暴是否可以预测和应该怎么应对时,魏院士表示,由于我们对太阳活动的认识还不够,目前没有办法预测超强太阳风暴何时会发生。不过我们也具有一定的预警能力,比如太阳风暴发生后,气团会不会到地球,到地球后可能产生多大的影响等等。如何应对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年5月份,美国的《自然》杂志,专门做了一篇评述,提醒地球的人类要提高警惕,太阳风暴正在吹袭地球,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应对电力系统受到破坏等突发事件。

  太阳风暴如何袭击地球

  王劲松主任为观众详细解释了太阳风暴影响地球的“三波攻击”,第一波是X射线、紫外线等以光速运行的东西,只需要8.3分钟就可以从太阳到地球了。这种光速的东西来了之后,会影响电离层,无线电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等就会随之受到影响;第二波是能量很高的粒子流,这类粒子的速度接近光速,来到地球大概需要几个到十几个小时,这些粒子本身是有质量的,速度又快,对人类的太空设备这类没有受到地球大气和磁场保护的东西而言,它们可能是致命的,我国目前40%的卫星设备由于空间天气而毁坏,就是这个原因; 第三波是每秒可以达到上千公里的“太阳风”。太阳风是由太阳吹出的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等离子体流,普通情况下的速度是每秒四百到五百公里,在爆发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上千甚至几千公里。这个东西就像地面的台风。这三波攻击完了之后,还有“余波”未了。太阳风暴到达地球后,地球的大气和磁场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余波”。

  地球启动保护模式

  王劲松主任指出,人类难以感受到这种空间天气变化,是因为地球本身也有两个方法保护自己。第一个是地球磁场。太阳风暴所携带的X射线和巨大磁场,在穿越空间路程中大多会消失在旅途中。到达地球之后,地球磁场也会起到屏障的作用。除了少数高能粒子可以直接穿透之外,其他带电粒子都会受到磁场干扰,难以进入。第二个就是大气。大气可以过滤掉很多粒子,并吸收掉X射线等对人类可能产生直接影响的辐射。他强调,现在太阳风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其实是地球的“富贵病”。进入现代化社会后,人类使用了很多非自然的、高技术的系统,这些高技术系统对于太阳风暴而言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我们对太阳风暴越来越敏感,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太阳风暴来袭的时候,对通讯和卫星导航定位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建议驴友们在野外辨别方向就不能靠GPS,很容易有偏差。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太阳风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