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科协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以三个平台 深入推进“讲比”活动
编者按
近年来,广东各地市科协充分发挥其科协系统组织网络、人才智力、科学技术优势,以“促进科技人才成长,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主题,创新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科协紧跟市场需求,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开发和创新,取得了累累硕果,现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3项、外观专利3项,承担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项、国家火炬计划2项、国家星火计划2项,该企业也成为全国啤酒(饮料)灌装生产线及自动化应用方面的开发及产业化基地。这是汕头市科协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推进“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和“厂会协作”行动深入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典型。
近年来,汕头市科协注重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搭建了技术交流平台、继续教育平台、奖励激励平台等“三个平台”,营造出创新创效的“讲、比”活动氛围。目前,全市已有24家企业建立了科协组织,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促进企业产品上档次上质量,促进企业员工素质提高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
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汕头市各企业科协组织把“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相结合,每个新产品项目坚持做到四个落实———即落实研发内容、落实具体完成单位、落实完成时间和落实主要责任人,以“讲理想、比贡献”推动技术攻关,加速新产品研发。同时,积极引导企业科技人员围绕突破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参与科技攻关、科技立项,力争在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上有所发明,致力转化科技生产力,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动性、创造性,为他们施展抱负和贡献聪明才智提供了舞台,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汕头市企业科协有80多人分别加入了国家、省级质量协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积极开展行业心得和论文交流,在对外交流中提高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
广东骅威玩具工艺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山师范学院进行智能玩具研发和产学研基地签约 资料图片
围绕每年度目标计划和产品发展计划要求,各企业科协定时组织科技工作者参加各类专业展会和交流会。如广东骅威玩具工艺股份有限公司科协、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科协每年定期组织科技工作者参加中国高交会、深圳文博会、模具展览会、国内外玩具展览会、自动化设备展览会同行交流等,使他们了解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活跃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灵感。近年来,骅威公司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等10多个荣誉称号,获得了国内玩具行业第一张3C认证证书,组建了“广东省智能型电动玩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起草了《玩具安全———机械和物理性能》和《玩具安全———通用要求》国家玩具标准,并成为中国玩具行业第一家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出口免验”证书的企业。
联系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在拓展对外交流过程中,汕头市各企业科协组织也加强与各级科协及学会的密切联系,协助企业建立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间的交流协作机制,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其中,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科协会员开展科技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开发出国内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2个,申报政府科技计划和创新项目10多项,申报专利技术26项,同时参与编写了《防火门》、《防火窗》等国家行业标准规范8项。
骅威公司科协组织技术骨干协助企业建立了规范的玩具实验室。目前,该企业设计的电动娃娃、布绒娃娃、模型、童车已拥有几百款规格的产品,拥有165项外观设计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境外已受理申请的专利3项。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8063万元,实现税利9631万元。企业依靠着科技人员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开拓自主品牌。科协会员也积极开展专利知识交流,并且参与制定了《专利申请条例》和《专利申请奖励办法》,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热情。
建立继续教育及激励机制,助科技人员成长成才
为提高科协会员的科学素质,汕头市企业科协也十分重视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维护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纳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不定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题培训、采取“聘名师开讲座,送出去培训”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科技人才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和才智。如骅威公司科协结合公司研发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要求,长期聘请英国专家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现场管理指导,选派科技人员参与公司在欧洲的研发办跟班学习,使得公司质量管理流程更加完善。三年来,该公司科协共组织了12场科技培训,有10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选派外出学习的科技人员达到100多人次。
企业科协组织既是企业的智囊团,又是出谋献策的参谋部。围绕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组织开展了“比专业水平和技能、比员工科学素质、比创新思路、比合理化建议、比技术专利、比科技成果转化”等系列“比贡献”创新实践活动,激励了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在奖励机制方面,各企业也制定奖励办法,对在技术研究和应用上有所发明创新,并申请了专利的,效率的小项目经评估、革新工艺,降低成本,改善之后等,按规定及时给予奖励,并召开创新事迹报告会、座谈会,加强表彰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氛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