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新闻>要闻>半岛(中国)

广州市科协借助论坛搭建官民良性互动平台

2014-06-12 来源:广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近日,由广州市科协、广州市城市废弃物处理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咨委会”)、南方都市报联合举办的一场论坛,被誉为搭建了官民良性互动的平台,得到了与会的政府官员、媒体和市民的好评。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公众论坛日前举行

  这场内容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从政府战略到公众参与”的论坛,邀请了官方(政府相关部门)、学界(专家学者、科技社团)、垃圾分类处理企业、媒体代表、市民共300多人参加,大家共同探讨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路径。整个论坛过程还通过微博在网上全程直播,没有到场的市民也可以在网上参与互动。

  问题摊开大家谈

   “垃圾围城”是近年来困扰广州市城市发展的大难题,一方面是日益增多而无法完全处理的垃圾,广州每天不得不进行填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的垃圾高达12000吨,现有的垃圾收运处置设施、技术、管理模式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力推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安全和效果却受到了公众的质疑,甚至产生了强烈抵制。垃圾围城的严峻性,不能仅靠这个城市的管理者来担责。如何在围城中突围,必须依靠全民参与,生活垃圾的产生者,包括这个城市中的每一名公众,每一个家庭,以及每一间企业,各个“角色”定位都至关重要。

  本次论坛为政府与民众搭建了沟通平台,与会者在论坛上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也达成了“在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政府应和公众同样立场”这一共识。与会专家建议,政府在做垃圾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地注重公众当中的信任,就是让公众相信你说的话和你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是对的。政府在处理类似的涉公共安全问题上不要先站出来说、先拍胸脯说这是绝对安全的,相反,要把问题原原本本地交给公众去讨论,政府应该站在和公众一样的立场上。


嘉宾发言

  网名为“亮剑”的市民代表认为,政府能让居民一起参加决策讨论很了不起,希望政府能够能以广阔的心胸和足够的耐心去听取和接纳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听取了我们的心声,才能真正解决我们的问题”。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古石阳也参加了论坛,他强调参会官员不摆名片,不介绍身份,“我不想以政府官员的姿态高调出现,我想多听、少讲,多做点事。”在会后他表示,此次论坛对他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有很大帮助,让大家听到民众真实的声音。他期望,论坛成为官民对话的重要方式之一,持续下去。

  垃圾分类如何做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有利于垃圾处理。面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必需”也“必要”的前提下,垃圾分类能给市民带来什么?官员、专家学者和市民都各抒己见。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环保设计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原效凯说,垃圾分类后,垃圾的总量和增长率会得到控制,进入到每一种终处理设施的垃圾量也会减少,就会减少“烧不透”的现象。垃圾分类能将有毒有害的垃圾分走,既有利于垃圾焚烧,又能减少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原效凯总结,垃圾分类“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且与垃圾处理“没有主次之分,应该是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分类管理处处长余尚风也建议,一方面希望市民过较低碳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少地生产垃圾,比如少用一次性用品、不过度包装等,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将分类后的垃圾尽量做生物处理,以达到垃圾减量的目的。


主持人现场提问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则建议公务员带头做好垃圾分类表达诚意,他认为政府与民众的不信任需要通过政府做工作来打破僵局。目前,无论双方意见有多分歧,但交集最多的地方还是垃圾分类,“广州在2009年的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中错失了一次建立公信力的好机会,垃圾分类是建立政府公信力与民众互信的第二次机会。”所以,政府要带头把垃圾分类做好,向市民表达诚意。

  长期跟踪广州市垃圾分类处理政策的媒体人、南方都市报记者裘萍也建议政府应该公开信息,建立相关公开数据库。

  官民互信利长远

  随着论坛的进行,讨论的重点逐渐由垃圾焚烧和分类处理的技术问题转移到官民互信上。与会者普遍认为,在处理垃圾围城的问题上,“技术问题”并非不重要,但信任问题更关键。只有增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加以技术改进,各种难题才有望获得有效解决。

  政府政策要不断完善与调整,公众的民意不可缺。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艳华建议政府在征求广大市民意见的过程中,市民应以一种建设者的姿态来支招。她认为,“当然批评有助于政府决策科学化,但如果我们每一个市民都能够以一个建设者的姿态来做好自己身边的垃圾分类工作,这个工作才能做好。”

  郭巍青教授提出,普通市民需要从自身的角度来反思,在批评政府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有没有为解决垃圾问题做点事的意愿,要改变随手乱丢垃圾的习惯。要利用每一个机会去教育大家,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参与讨论市民陈晓运也提出,政府和居民应该找准各自的利益点,协同合作,把阻力改为动力,大大减少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对抗,让企业得利,政府得利,居民更可以得利,而非形成现在的对立关系。

  网友“亮剑”在微博直播上评论说,政府能让居民一起参加决策讨论很了不起,希望政府能够能以广阔的心胸和足够的耐心去听取和接纳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听取了我们的心声,才能真正解决我们的问题。”

  “坐下来,让我们谈谈”正是本次论坛的核心价值,也是论坛主办方希望达到的既定目的。垃圾处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话题,从论坛的表现来看,不预设立场、多元化的声音得到了充分体现,对政府的信任与质疑,对焚烧与分类的政策、民意等各个面向都作了有效对话,无论是市民还是公务员,都能从论坛中吸收积极信息。希望能够举办更多这类论坛,通过搭建官民沟通桥梁,优化官民互助,构筑官民互信,来破解城市在建设发展中的诸多难题。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