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新闻>要闻>半岛(中国)

高校科学营中大生命科学分营:体验动手做实验的快乐

2014-06-12 来源:广东科技报 【字体:
阅读:

  8月8日上午,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广东营中大分营生命科学营的营员们来到曾宪梓堂南院进行科学实验。营员们从容地操作每一件理化仪器,细致耐心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每一次微小变化,精确测量出实验数据,分析出实验结果。营员们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探究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激发了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热情。


营员们饶有兴致地做实验。刘雷 摄

  坐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室中,营员们显得有些兴奋与激动。第一个实验是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感受和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营员们拿到装有没有GFP表达的大肠杆菌、有GFP表达的大肠杆菌和纯化的GFP的EP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到分子杂交与核酸蛋白凝胶成像室观察。在等待到成像室观察的时间,营员们有的好奇地把EP管放在灯光下观察里面的液体,有的与同学讨论研究,有的主动询问带队的志愿者。在成像室里,营员们把EP管放到凝胶成像系统的仪器中,通过仪器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效果,电脑上也显示出发光情况。


认真仔细地观测实验结果。刘雷摄

  第二个实验是质粒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实验需要使用移液器注射溶液到琼脂糖凝胶版上,营员们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用移液器抽取溶液,把溶液注入琼脂糖凝胶版上。小组所有人都尝试注射后,就迫不及待接上电源,观察质粒的移动。不过面对陌生的实验仪器,营员们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但是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放弃,而是很积极的再次尝试。老师们耐心地指导他们注射好试剂后接上电源,调节电压。很快,营员们基本都完成了实验,在等待实验结果,有些营员目不转睛地看着琼脂糖凝胶板上的试剂,有的则是到其他组去“刺探敌情”,看看其他人的劳动成果。经过半小时的等待,开始有小组完成了实验,陆续到分子杂交与核酸蛋白凝胶成像室观察实验效果。营员们把类似果冻的胶状板捧在手里,看了又看,瞧了又瞧,但是没发现什么特别。可当他们把胶状板放到凝胶成像系统的仪器中,可以清楚看到排列整齐的发光区。营员们看着图像,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实验成果,有的看到自己所做的实验呈现清晰的发光区域开心的笑了,有的则细心听老师讲解出现失误的原因。


做实验的快乐。刘雷摄

  珠海一中的罗晶说通过观察更直观清晰地认知到绿色荧光蛋白的作用,与以往所做的实验完全不一样。想到以前在学校所做的一些实验,他想如果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或许可以解决更多在试验时遇到的难题。今天的实验让他增加了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或许会影响自己以后求学的方向。

  深圳市高级中学黄煜锐说今天的实验大大满足了他的好奇心,而且能够自己亲自动手尝试,感到很满足。广州第二中学的陈璐畅说在学校因为学习任务重,很少有机会做实验。虽然实验的原理不是非常理解,但是按着步骤完成了实验,还是很有成就感。

  广州第二中学的邹慧祺觉得实验很神奇,看似普通的凝胶板在仪器下看竟然是这样漂亮。她觉得成功与否都会有很大收获,可以见识到这样有意思的实验,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优势。整个试验下来,她自己总结道科研是一件严谨的事情,任何一个细节做的不好都会影响到全局。同组的王浩更是感叹做实验很不容易。等了半小时才把实验成功完成,觉得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完成实验真的很不错。第一次做大学的实验更是让他内心兴奋不已。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