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新闻>要闻>半岛(中国)

中山大学分营:领略大师创新之路 感悟科学探索精神

2014-06-12 来源:广东科技报 【字体:
阅读:

  “你们有没有信心成为成功的人?”“有!”日前,在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广东营中山大学分营上,一场大师讲座正热烈进行着。来自中山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李宝健教授与营员分享了其创新经历,他鼓励营员们大胆创新,成为祖国有用人才。


李宝健教授在作讲座,深得营员钦慕。刘雷 摄

  李宝健教授首先向营员们介绍了自己的一生的科学探索之路,他指出,自己的一生都在科研路上奋斗,尽管目前已近80岁,但是仍然奋斗不止。去年,在78岁高龄之际,他仍获得一个十分重要的发明专利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他鼓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获取成功。他指出,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在于“德、智、体”。德是指一个人要有良好的品德,要有做人的根本原则,要热爱祖国,尊敬父母,不做坏事,靠自己的真本事去取得成功;智是要刻苦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体是要有健康的体魄。他表示,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然坚持每个星期去游泳五次,“保持健康的体魄是获得成功的基础保障。”

  “要多进行创新性劳动!”李宝健教授说,盲目地学习,考试再高分也没有用,要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才是真正发挥了作用。“生产一亿双皮鞋所获得的价值,仅仅等同于生产一架飞机,这就是创新性劳动的价值。”李宝健教授举例说。


营员们踊跃提问。刘雷摄

  他强调,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获得多少名与利,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世界所作出的贡献。他表示,当年在美国,他工作一年的年薪可以抵得上在中国工作二十年。但是,为了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回到中国工作,报效祖国。“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傻的人,但是如果不傻,就换不来我对祖国贡献。”李宝健教授鼓励学生要刻苦学习,增强自己的智力与情商,努力成为一名对祖国科学事业有贡献的人

  讲座结束后,营员们纷纷表示,能够与科学大师近距离接触,了解到其科学探索经历并聆听到其谆谆教诲,感觉受益匪浅。来自中山市第一中学的营员余晓碧表示,听完讲座后,她被李宝健教授的科学探索精神深深感动,她表示自己要更加刻苦地学习,遇到任何困难都不退缩,在科学创新路上成就一番事业。

 


讲座结束后,营员们纷纷围着李宝健教授索要签名。刘雷摄

  报告人简介:李宝健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生物科学副博士学位,美国康奈尔大学Boyce Thompson Institute任客座教授,1986年负责组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生物工程研究机构——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曾任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和中山大学副校长,此外还担任多个国际和国内学术学会的主要负责人。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