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协创造学会科技服务新模式
广东省科协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创建学会科技服务站,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取得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统计,近两年,省级学会科技服务站在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推广新技术等方面达200多项(次),为企业和个人增加经济效益近2亿元。此项工作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的充分肯定。
广东是一个工业大省,各种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遍布全省,各类专业镇300多个,企业的转型升级、专业镇的技术改造,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都需要学会提供大量的技术支持和科技服务。多年来,广东省科协所属学会尽管积极为企业、农民、专业镇及基层科协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但是大多是零打碎敲、个别服务,很难形成长期合作和规模效应.加上省级学会离基层较远,没有科技服务站这个了解供需双方需求的“中转站”,很难对基层的科技服务需求进行及时了解和解决,学会会员中的很多科研成果也无法及时推广和应用。对此,广东省科协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的要求,组织学会积极肩负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东的重任,努力打破学会传统的科技服务模式,在基层企业、专业镇和基层科协创建学会科技服务站,更加快捷、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推进科技服务工作。
从2010年底开始创建学会科技服务站以来,广东省科协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省级学会建立科技服务站的意见(试行)》、《关于评选优秀学会科技服务站的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坚持以学会专家为依托,以科技服务为纽带,以企业、院校、专业镇、农村和社区科技需求为导向,以大联合、大协作为工作方式,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学会实力增强为目标,以学会主导、科协协助、面向基层、长期服务为机制全面推进科技服务站工作。据统计,目前全省有12个学会在中山等9个市的相关企业、科研院所、专业镇和县(区)科协建立各类科技服务站33个,10多个省级学会正在筹建新的站点。
近两年,学会科技服务站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据统计,站点积极开展科技咨询和决策论证、提供技术攻关和帮助新产品开发、提供成果鉴定、帮助引进科技成果和推广新技术等达200多项(次),开展科技培训达11万多人次,为企业和个人增加经济效益近2亿元。如,广东省甘蔗学会湛江科技服务站支持粤糖60号甘蔗品种通过鉴定,使蔗农增收近1亿元;广东省养蜂学会蕉岭科技服务站帮助蜂农增收1200多万元;广东省食品学会的站点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投产,产生经济效益380多万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近期召开的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的讲话中指出:“省科协通过创建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学会科技服务站等方式,为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