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新闻>要闻>半岛(中国)

东莞市科协启动院士专家企业行

2014-06-12 来源:广东科技报 【字体:
阅读:

  在广东省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今后30年,广东必须依靠傍“科技大款”来加快经济质的飞跃,实现从“拼汗水”、“拼体力”向“拼知识”、“拼科技”的转型。并对科协组织新时期做好“三服务一加强”工作提出了“四个着力”的新要求。作为全国科协系统唯一的“双标兵”,全省科协事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东莞市科协迅速传达学习汪洋书记在纪念广东省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科协七届六次全委会扩大会议上提出了,要不愧于“全国双标兵”的荣誉称号。并且于12月26日,创新性地策划和启动了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希望以此傍得“科技大款”,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高层次科技人才、智力支撑,通过“拼科技”、“拼知识”促进东莞市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


12月26日,东莞市科协启动了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

  推动院士专家资源汇聚企业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调结构、促转型工作,推动过去的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重点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东莞市经济转型。在“十一五”每年安排10亿元实施“科技东莞”工程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已明确在“十二五”期间,由市财政每年安排20亿元,连续5年安排100亿元,继续实施“科技东莞”工程,着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据了解,东莞市院士专家企业行围绕“科技东莞”和“人才东莞”的实施,通过组织国内外知名的院士专家深入相关产业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以学术沙龙、圆桌论坛等形式开展科技咨询,就有关发展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深入开展交流和研讨,实实在在地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推广先进技术成果,共同攻克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同时,也以此为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院士专家的工作联络,进一步引进院士等高层次科技人才服务东莞市企业,推动建立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促进院士等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向东莞市的企业集聚。

  东莞市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连希波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致辞中表示,科协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集中体现在科技服务工作上,东莞市科协将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特色和智力优势,大力开展科技咨询、学术研讨、聚才引智等科技服务,为推动东莞市加快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智力支撑。他指出,院士作为科技人才中的翘楚,一直都是各地区争相引进、求贤若渴的最优质、最高端的人才资源。院士专家能来东莞为东莞产业发展出谋献策是难得的机遇。他表示,市科协将认真做好院士专家企业行的服务和跟踪工作,依托省科协和中国科协资源,争取将这类活动系列化、常态化,争取推动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建设,达成更深入的产学研合作。

  电动汽车企业尝“头啖汤”

  据介绍,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明确将电动汽车产业列为东莞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成立了东莞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优先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电动汽车项目优先列入市重点项目计划,优先向省申报省级重点项目计划,在科技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人才引进、政府采购等方面,大力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


陈清泉院士等专家在迈科科技有限公司考察

  围绕《东莞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实施新型战略培育工程,结合市委、市政府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在活动启动仪式当天,东莞市科协首先组织开展了院士专家电动汽车企业行并召开电动汽车产业院士专家论坛。活动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杨裕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陈清泉教授等6位院士专家。东莞市科协将院士专家共分成由两位院士分别领衔的两个调研小组深入四家电动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服务,解答企业提出的技术难题,并探讨了合作的可能性,且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

  同时,在论坛上,院士专家围绕“东莞电动汽车怎么开起来,应该往哪个方向开”的主题,为东莞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建言献策。陈清泉院士和杨裕生院士还分别作了主题发言。与会的企业代表积极踊跃地与在座院士专家进行了有效地互动和交流。

  据了解,除了推动院士专家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汇集和凝聚院士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智慧服务东莞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东莞市科协还将会把院士专家对于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科技建言供市委、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作为产业发展的决策参考。事实上,针对东莞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院士专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建议东莞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做强做大动力电池产业优势。

  企业反馈
  “希望院士到公司设立工作站”

  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致力于电池及配套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类型也由最初的镍镉电池扩充到以镍氢、镍镉、液态锂离子电池以及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多系列产品体系。目前正开展从电池材料—电池制备—电池管理的一体化研发,着重建设电动汽车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向来重视科研团队建设的迈科董事长李中延在得知电动汽车产业领域的“科技大款”到来时显得相当兴奋。他明确表态,希望能够在迈科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同样有这种强烈想法,还有东莞杉杉科技。这是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锂离子软包装电池电解液供应商,为国内第二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供应商,拥有国内23%的市场份额,年产电解液2800吨,产值超过2亿元。拥有东莞新能源、深圳比克、上海德朗能、天津力神等国内一流锂电厂商客户。“希望专家院士在我公司设立院士工作站,紧扣电动汽车电池电解液的技术需求,从更高的战略高度提高我公司的创新能力,创造世界一流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技术水平。”杉杉科技副总裁黄继宏相当直接。

  院士支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做强做大电池产业“车”才能“开”得更快

  电动汽车是东莞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那如何让这辆“车”开起来,“开”得更快呢?受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杨裕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陈清泉教授等院士专家在电动汽车产业院士专家论坛上一致认为,当前东莞要做的是牢牢把握动力电池产业的优势,将动力电池产业做强做大,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合作办厂模式引入整车生产企业,延长产业链,深化价值链。“但必须走‘东莞创造’之路,而不能再走‘东莞制造’的老路。”两位院士均强调,电动汽车不怕开得慢,关键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方向对了就有前途。


杨裕生院士指出,东莞要充分发挥动力电池产业的优势,将动力电池产业做大。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生产的最佳选择

  据了解,目前,东莞已初步形成了以电池为核心,电机、控制系统等为辅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具有一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础。特别是在动力电池产业方面,以东莞迈科科技、兰阳能源科技、杉杉、新能源科技等为代表的企业在国内都有明显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基础扎实。对此,杨裕生认为,“东莞要充分发挥动力电池产业的优势,将动力电池产业做大,生产动力电池模块,生产电池模块控制系统——为整车厂配套整件。同时,将特种车产业做大、做强。”对于东莞应该生产哪种电动汽车的问题,杨裕生强调,增程式是当前的最佳电动汽车,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而且增程式比混联式(全混合)更适合中国,将会是很长、很长阶段中的最佳车种。据他介绍,增程式电动公交车研制成功多辆,增程式电动公交车逐渐被认识,而且增程式轿车也不断传来新消息。比如广汽-科岭合作承担国家863项目——增程式轿车,今年11月11日样车在东营研制成功,全自主开发、国产部件;长安汽车C203也正式点火成功,2012年试运行。

  要做到“三好、两结合和四个零”

  陈清泉表示,现在技术、标准都已经有了,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推动产业链和产业联盟的形成,鼓励和扶持新技术开放和商业模式创新。“像电动汽车这样的新兴事物,市场是不会自己走的,政府作用是必须有的。”陈清泉说,电动汽车要实现大规模量产需要做到“三好、两结合和四个零”:“三好”就是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产品是要求产品具有高性能,还要价格合理,老百姓都买得起。好的基础设施要求这些基础设施具有方便、经济、高效的特点。好的商业模式的目的是帮助电动汽车拥有市场竞争力,表现在:产品价格低于传统汽车;使用方便性上不低于传统汽车;百公里电费不高于油费。还要做到“两结合”,是指电动汽车要和智能电网结合,要和远控智能信息控制、汽车移动物联网相结合。电动汽车不仅清洁、高效,而且是智能交通工具,就需要做到“四个零”:零排放、零化石燃料、零交通事故、零交通堵塞。同时还要把握电动汽车的三个关键:动力电池成套技术、动力集成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公共能源供给系统关键技术。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