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201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后记
广州市海珠区2011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在南华西街抗英纪念广场启动。(海珠区科协 摄)
近年来,广州市海珠区科协紧密结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按照市、区相关部门的要求,每年都精心安排,联动全区上下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已成为参与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群众性科普品牌活动,引起了广大公众关注。
广州市海珠区全国科普日大型科普宣传咨询服务集市。(海珠区科协 摄)
广州市海珠区科普灯谜社区行。(海珠区科协 摄)
广州市海珠区2011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自9月16日在南华西街抗英纪念广场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以来,经过全区各部门、18个街道、区属各学会和科普教育基地一周有效地开展,于9月23日落下了帷幕。本次全国科普日以“倡导科学生活 共建文明海珠”为主题,在全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普活动。全区各相关单位共开展活动65项,其中讲座21个、集市30场、流动科普展览90场等,组织“科普大篷车”1辆次、“牙防宣传车”5辆次,展出科普挂图1212张、展板872块,发放科普宣传小册子22100本、科普折页7400份,派发科普宣传品6900多份,直接受益群众达100000人次,在全区上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广州市海珠区大型流动科普画廊展览。(海珠区科协 摄)
广州市科普大篷车海珠行互动体验。(海珠区科协 摄)
2011年全国科普日举办之际,正值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国检”工作的紧张铺开期间,任务重、时间紧,也适逢中秋节、全国爱牙日等宣传契机,活动内容丰富、宣传氛围浓厚。2011年海珠区全国科普日活动也因此而变得特别。9月16日,海珠区在南华西街抗英纪念广场举行了“201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暨大型科普嘉年华”,辖内多支科普宣传队分别向群众作了健康运动展演,包括舞蹈柔力球、太极拳、太极双扇、健身舞蹈、第九套广播体操等项目,旨在向群众推广健康运动,让运动有益身心的理念深入人心;其后,南华西街群众艺术团还进行了科普文艺演出,带来了舞蹈、咸水歌、相声、小组合唱、民间粤曲等多个节目,说唱科普、传递科普、歌颂科普,精彩纷呈,为现场1000余名观众献上了丰盛的“科普文化大餐”。此外,大型科普嘉年华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科普专家宣传咨询、科普专家义诊服务、科普灯谜有奖竞猜、科普大篷车互动体验、省口腔医院牙防车爱牙宣传、大型流动科普画廊展览等活动,吸引了现场众多群众参与。白云山和黄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云峰药业、天地壹号等科技单位也加入到集市活动的健康科普宣传队列中,让广大社区居民与科普“零距离”接触。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既凸显了新时期科普宣传的多样性,也对创文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今年广州市海珠区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体现了四个特点:
一是相比往年突出创文主题。围绕广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科普日主题,区科协邀请广州市灯谜学会的灯谜专家,用“灯谜”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和文艺形式普及科学知识,编印了《海珠区科普灯谜集粹》,制作了多套科普灯谜道具分发给各街道,结合科普集市等形式,在辖内18个街道开展了“海珠区科普灯谜社区行”、“海珠区科普灯谜会”、“海珠区科普灯谜游园”等活动,以倡导科普、关注民生为主旋律,突出“文化”,传播“文明”;多个街道也相继举办了相关科普日宣传活动:滨江街在草芳社区人口婚育文化公园举办了“科学文明生活、共建智慧幸福海珠”大型科普集市活动;海幢街组织辖内科普志愿者、书画家开展了“全国科普日文明涂鸦活动”;南洲街通过“科学健康文明生活,共建智慧幸福南洲”科普日活动,把创文知识和科学生活知识,以互动游戏的方式传递给群众;新港街举办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2011年全国科普日咨询服务集市系列活动”,大力营造“爱羊城、讲文明、颂美德”氛围。
广州市海珠区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宣传活动。(海珠区科协 摄)
广州市海珠区官洲街科普日关爱残疾人活动。(海珠区科协 摄)
二是相比往年更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围绕“低碳节能”、“健康生活”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区科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系列大型流动科普画廊社区巡展活动,免费发放了《漫话食品营养与安全》、《科学防灾应急手册》、《低碳生活知识100条》、《不同人群心理健康》、《饮食健康》、《海珠区科普之旅》等一批科普资料,印制并发放了一批“幸福在海珠 健康伴我行”科普小扇子、“科学素质”环保袋和纸巾包;区科信局、区地震办开展了“防震减灾”社区行活动;区人口计生局开展了人口计生政策及健康知识咨询、人口计生知识有奖问答等惠民贴心的活动;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结合当下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问题,深入各街道社区,向广大群众传播真假中药辨别、食品药品安全等各类知识;各街道也针对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广泛开展了中医药文化科普讲座、科学健身运动推广、健康服务进社区、健康文明游园活动等;医学学会也以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为主要内容,面向社区居民举办了多场“健康教育进社区”、“义诊进社区”活动,积极利用中医药知识防病健体。
广州四海珠区海幢街科普日“文明涂鸦”活动。(海珠区科协 摄)
广州市海珠区南石头街科普摄影展。(海珠区科协 摄)
三是相比往年更注重青少年科普知识宣传。围绕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区科协及街道积极联动辖内学校,组织了青少年“科普大篷车”互动体验活动;赤岗街在科普日广场宣传活动中都侧重设置适合青少年参与的活动环节,并组织辖内小学学生观看科普展板;华洲街联同青年地带组织辖内的青少年参加了清“sun”绿道游——科普体验之旅活动,寓教于乐;新港街联合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举办了多场动物(昆虫)科学大使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深受青少年欢迎;中大生物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和家长前往参观学习。辖内多个学校也在科普日期间组织了校园科艺节、科技讲座、科技主题班会等活动。
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耆乐融融,齐聚手工创作营”活动。(海珠区科协 摄)
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四季养生、百病不侵”健康科普讲座。(海珠区科协 摄)
四是相比往年突出志愿服务和人文关怀。全国科普日活动重点面向基层群众,区科协及相关部门、各街道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展览、科普集市、科普讲座、科普参观、科普体验等便于公众参与的宣传活动,真正使广大公众近距离接触、感受科技。为了让更多人在科普中受惠,今年的科普日活动中,更多的团队和志愿者加入到传播科学的行列中,更能体现“科普益民”:江南中街、江海街的科普义诊已成为科普服务中的一大亮点;沙园街也结合社区服务改革,联合北斗星社工志愿者为社区老人带来了“‘耆’乐融融,齐聚手工创作营”、“教你如何保护自己”等科普培训活动;南石头街联合康佰集团有限公司义工队,免费为社区群众检查身体和提供健康咨询,令广大群众受益。此外,针对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妇女儿童、农转居居民等特殊群体,各街道科协也举办了相关的科普活动,如:官洲街的“科普关爱残疾人活动”、“科普展板巡展外来务工人员专场”,凤阳街的“科普教育片展播外来务工人员专场活动”、海幢街的育儿讲座、华洲街的“科学教子与方法宣讲宣传活动”以及江海街“户籍农村劳动力岗前培训班”等,向他们传播科普实用技能知识,用科技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与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动物(昆虫)科学大使进社区(学校)活动”。(海珠区科协 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