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高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举行
12月22日上午,由广东省科协、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2015年广东高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常信,量子物理计量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高洁应邀向一千多名今年新入学的研究生作专题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何真出席并讲话,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斌伟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何真首先讲话,他指出,今年发生多起国内部分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撤稿事件,对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他强调,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的今天,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风,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摆在科技界、教育界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是科技界、教育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随后,两位院士分别作宣讲报告。吴常信教授以“对怎样讲好《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课程的体会”为主题,对学术界中的不良风气进行了案例分析,特别地,对产生学术不端行为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社会风气、科研管理制度、学术评价体系、学术竞争机制、学术规范制度、学术监督和惩处机制、教育和引导不足等社会因素造成了“竞争带来的社会压力”;同时,科研诚信意识淡薄、激烈竞争中的压力、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科研能力不足而又急于求成、焦虑、侥幸心理作祟、不了解学术规范、网络信息的诱惑等个人因素又导致“利益驱动下的侥幸心理”。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相互影响,最终致使学术不端行为产生。因而,吴常信教授建议,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活动,在高校开设《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必修课,对严重违规的事例要严惩不怠,通过媒体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等形式来建立科研诚信的长效机制。其后,高洁教授也作了重要的报告,他以“坚守学术诚信求实,发扬科学创新精神”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与体会,讲述了学术诚信和科学创新的重要性。他提出,在做学问的过程中理应发扬科学精神,潜心科学研究,恪守学术道德,做知识的主人、做创新的推手、做诚信的典范。最后,高洁教授寄语在场研究生,“学术道德是一种人品、一种素质,它会长期起作用。在您们的一生中,知识会不断充实,爱好会不断变化,目标会不断更新,但是有好的素质,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据了解,2011年,广东省科协、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全省研究生中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广东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研究生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并成立宣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据统计,五年来,广东省29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共开展了近3000多场次的宣讲教育活动,近60多万人次参加了宣讲教育活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