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全国科普日”活动聚焦“大众创新 万众创业”
科普惠民让公众“拥抱智慧生活”
今年月,广东省科协积极组织发动全省科协系统、各级学会,联合科技、农业、教育、地震、消防、经信、气象等部门,全省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围绕“科技成就梦想,拥抱智慧生活”的主题,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容,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广东省“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开展社会公共科普便民服务重大项目280多项,参与人数约350多万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80多万份。我省“全国科普日”活动深入人心,科普服务惠及广大群众,营造了全社会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氛围。
精心部署,让科普面向基层服务民生
为扎实做好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广东省科协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早期精心部署,坚持多方聚合协作的工作机制,坚持服务民生、面向基层的工作原则,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核心,及时研究部署活动准备工作,精心策划活动启动仪式的主场活动,示范引领全省“科普日”活动的组织实施。其中,今年7月印发了《广东省科协关于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科协、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科普教育基地和“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表彰单位和个人,认真组织做好2015年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准备工作。同时及时转发了《中国科协 教育部 科技部 经信委、中科院关于举办2015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做好“全国科普日”活动各项工作,扎实组织实施“全国科普日”活动。8月底,汇总全省“全国科普日”活动重大项目上报中国科协,编辑广东省各地“全国科普日”活动重大项目指南,在新闻媒体和省科协网站上向社会发布,便于广大群众参与活动,扩大我省“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宣传力度和社会影响力。9月11日,广东省科协联合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科学院、省农业厅、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省公安消防总队、省农科院和振威展览集团,在广州广交会琶洲展馆举行2015年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第六届中国(广州)国际健康保健产业博览会启动仪式主场活动,吸引了美国、澳大利亚、秘鲁、日本、韩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新西兰、西班牙、台湾、香港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和我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1000多家企业参加。各主办、承办、协办和支持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企业和科普教育基地代表、省级学会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新闻媒体记者和广大群众参加了主场活动,示范引领全省“科普日”活动的持续广泛开展,使“科普日”活动深入人心。
关注热点,创新科普宣传方式
2015年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以科技引领新常态,科技成就我梦想,科技助我智慧生活”为内容,聚焦公众创新,关注公众需求,结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全省各地广泛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形式上采取现场展示、演示、互动和线上体验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公众关注的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健康生活、防灾减灾、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互联网+科普和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民生问题,各地精心组织安排了“科学素质(创客)教育”科普公益行动、“珍爱眼睛预防近视健康”科普公益行动、“美丽城市从垃圾分类做起”科普公益行动、创客嘉年华活动、科普惠农成果展、第二届“科普随手拍”微信摄影大赛、科普穗道网络科普频道、公民科学素质(现场)及(网上)知识竞赛、大型科普嘉年华活动、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消防科普知多少,地震科普平安行,气象科普你我他”、科普一日游和自由行、垃圾分类环保展、科普图片和移动球幕电影科普展、科普剧表演和科普专家科普报告会、医疗卫生咨询和义诊下乡及健康生活服务等一系列科普服务活动,带给公众全新的科普感受和体验,把丰富的“科普盛宴”送到广大群众的身边。
为全面展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对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新成果、新成就,促进现代农业交流、合作,广东省科协利用第六届中国(广州)国际健康保健产业博览会,结合我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宣传推介广东省特色优质农产品,打造广东农产品名优品牌,为广大企业搭建一个高层次的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平台。同时向基层公众派发科普宣传教育资料(折页、口袋书和扑克牌),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生产知识。广东省科普中心通过科学素质(创客)教育”等公益系列行动,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创客宣传教育,特别是结合青少年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特点,在全省创建50多家“公众科学素质教育体验馆”,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实践动手创作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创新创造想象能力,丰富科普教育文化内涵。开展“美丽城市垃圾分类”科普公益系列行动,以科普挂图、科普互动游戏、科普有奖知识问答、科普展板等形式,深入农村、学校和社区宣教“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方法,传播垃圾分类和资源再利用知识。广东科学馆以“体验科学、探索科学”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广东省“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通过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等7个主题及科学表演、科学实验、移动球幕影院、3D打印技术展示等项目,为广大公众参与普及科学、探究科学提供场所空间,激发广大群众科学兴趣,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整合资源,形成社会大科普的良好氛围
“全国科普日”期间,我省各地科协围绕活动主题,上下联动,联合有关部门,充分整合各类科普教育资源,广泛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和科协工作者,深入农村、企业、校园、社区,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社会公共科普便民服务活动,掀起全民科普新热潮。
其中,广州市科协以“万众创新,共建智慧广州”为主题,组织大型科普嘉年华活动,开通“科普穗道”,实现科普工作、科普宣传、科普资源的信息化,打造一个“去行政化”、市民喜闻乐见的公益性网络科普平台。佛山市科协联合佛山科学馆等13个科普教育基地在全市中小学内,以科普教育图片展、科学原理展、思维益智游戏、废旧电池回收、航模表演以及科普教育咨询等活动,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韶关市科协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韶关中心支行举办科普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带去了防诈骗科普图片展,发放《防诈骗安全攻略》等科普小册子,普及防范诈骗和人民币防伪科普知识。东莞市科协联合南城区街道办事处以“人人皆创客·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组织首届东莞市创客嘉年华活动,让市民和青少年从中汲取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智慧,参与创新创造。清远市清新区科协开展了“农村电子商务”大讲堂,通过举办“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机遇、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班,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省各级科普教育阵地也向公众免费开放,广泛开展“科普一日游”活动。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动物园、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地震科普教育馆、广州海洋馆等全国(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公共实验室,在“全国科普日”期间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通过登陆官网、微信、微博等平台,开展“科学谜语赢门票”、“答对科普题,成为幸运市民”游戏等方式,让广大群众在活动中走进科普教育基地。佛山市高明区广东盈香生态园、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科普气象站”体验活动、“爱的小屋”科普公益活动、亲子创意DIY、稻田节(晚造)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让参与的群众在“玩中学、学中玩”。广东邦普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科学回收废旧电池科普讲座活动,结合PPT演示、实物参考、视频等形式,向中小学校师生宣讲了电池种类、电池的使用和保存、废旧电池回收价值、废旧电池的危害,传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东莞科学馆以“自然与生命”为主题,组织30组家庭走进石鼓污水处理厂、广东医学院生命文化主题馆、天文气象科普馆、环保电热厂等科普场馆,让广大群众体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知识应用。
我省各级学会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日”活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组织开展显微镜看昆虫的科技体验活动、实验室观察试验活动、野外看昆虫生活的实践活动。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在广州市中小学校举办“中国古代造船与海上丝绸之路——走进校园科普活动”,向同学们普及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播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载体——船舶的基础知识和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水密舱壁、船尾舵、车轮舟和防摇龙骨”四大发明,丰富了师生们的历史知识。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