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三服务一加强” “八大”广东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科协“八大”期间收到代表提交的各类建议总计613份。其中,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建议80份;在科普工作方面,提出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整合科普资源、加强农村工作和科普进军营等方面的建议173份;在学会工作方面,提出加强学术会议管理、提升学会决策咨询能力、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等方面的建议64份;在科协自身建设方面,提出培育发展科协文化、全科普志愿者队伍体系等方面的建议87份。广东代表团代表也切实履行代表职责,提出了不少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发出了广东的声音。
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原校长刘人怀:我国公民科学素养仍待提高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民的比例为3.27%,比2005年1.6%的水平翻了一番。“当前是科普事业发展极好的机遇期。”但刘人怀也表示,“客观地讲,与世界上科技先行的国家相比,我国全民科学素质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
“今年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我国公民居然抢购碘盐。在广州这样发达的城市,部分超市的碘盐甚至还被抢购一空。这真的是非常悲哀的事情。”刘人怀激动地指出,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从非典期间的醋和板蓝根,到张悟本的绿豆,再到日本大地震之后的碘盐,寻常生活用品一次次被抢购,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养仍十分欠缺,科协的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多举办千人规模以上学术活动
广东省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并不少,但1000人以上的高层次大规模活动比较少。“广东省举办大规模会议的硬件设施是具备的,如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均可担此重任。”许宁生建议,省科协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主办或协办更多更大规模的学术活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更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广东省引进的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应积极搭建平台引导。
而且要注重与外地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广东省在与港澳交流合作方面进展不错。但在与台合作方面,广东省有较大竞争对手,例如福建厦门。以后应加大与台湾的交流合作力度。”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渠道和科技资源,提高国际民间科技组织的参与度,开展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广州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冯元:推动修订一部科协的法规
不少社会组织(如工会)有专门法规,但科协组织没有。科协章程实质是一种公认的行为准则。因此冯元建议,在章程的基础上,推动修订一部科协的法规,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也许有人会反问,不是有《科普法》了吗?冯元分析说,《科普法》并不是科协专有的,现有的《科普法》还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例如在经费分配方面,《科普法》将经费一分为三,科技局、教育局、科协都可申请。而且客观地讲,目前基层科协的地位不容乐观。因此,只有修订专门的法规,把一些工作依法确定下来,才能更好发挥科协的作用。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杏芬:电视黄金时段多播科普节目
“目前只有少数电视台(如央视CCTV)开设了专门的科教频道。而且多数科普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的,不少还安排在凌晨时段播放,我国科普节目的形势不容乐观。”杨杏芬建议,科协可推动省市频道的黄金时段多播放科普节目。为鼓励国内企业制作科普节目,还可对其进行资金补贴。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苏晓生:优先资助百万人口县建设科技馆
“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而科技馆建设是科普基础工程的重中之重。”苏晓生建议大力扶持县级科技馆建设。
不少地级市已建设了综合性科技场馆。但多数县级地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科技场馆建设严重滞后。面对量大面广的基层群众,县级部门仍停留在“摆摆摊子、送送册子”等传统手段,缺乏体现性的展示手段和固定场所,活动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失去吸引力。这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苏晓生建议,“十二五”向财政部门申请专项资金,以申报立项的形式逐年加大对建设县级科技馆的资助力度,尤其要优先资助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县建设科技馆。
广东省肇庆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孔进棠:开设“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奖”
目前针对科技人才开设的奖励并不少,但成果推广应用类的专项奖励并不多。孔进棠建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国各地科协可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奖”工作。这项奖励能进一步调动社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就肇庆市科协率先推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奖”工作的实践来看,该工作能极大激励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研、技术普及的热情。
广东省中山市科协党组书记邓洁:先把工作做好再申请更多经费
不可否认,基层科协的经费并不充裕,但这不是无所作为的借口。
邓洁认为,各市(县、区)级科协不可妄自菲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管经费充裕与否,都不能降低工作要求。要改变思路,先把自身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争取到当地党和政府部门的认可,然后才有可能申请到更多的经费,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毛新平:科协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
毛新平认为,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其中一个内涵就是,主动参与社会管理。
为什么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毛新平分析说,首先是目前社会有这方面的需求,具备这样的土壤。社会管理虽然主要是政府部门的职能,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中国仍需一些非政府的第三方组织分担部分职能。其次,是科协具备科技人才优势。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人才资源。科技工作者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有社会服务的意识,科协可搭建平台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社会管理。
具体而言,可培育国家级、省级骨干示范学会。通过学会创造条件,拓展社会功能,组织广大会员和科技人员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成为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力量。毛新平举例说,例如针对最近几年三聚氰胺、牛肉膏等食品安全事件,可考虑介入第三方调查,进一步提高科协社会公信力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明:打造科技人才低生活成本社会环境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人才起关键作用。此次中国科协章程将“举荐人才”修改为“举荐科学技术人才”,更突出了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但由于社会分配制度尚未完善,当今社会科技人才创造价值最多,但获取的财富却形成强烈反差。这严重制约了科技人才的发展。”因此李志明提出了“打造科技人才低生活成本社会环境”的建议。
何为低生活成本?李志明举例说,众所周知,生活成本方面,房价占了较重比例。所以建议科协推动有关部门出台专门针对科技人才的住房保障政策,如可考虑推出针对科技人才的低价房,或对优秀科技人才购房进行补贴等。调整广大科技工作者贡献与收入间的差距,让科技人才体会到自己的努力是能获得等额回报的,也可让更多的公众加入科技工作者的行列。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