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半岛平台 >科协新闻>要闻>半岛(中国)

广东省公民科学素养稳步提升 对科技事业充满期望

2014-06-12 来源: 【字体:
阅读:

  5月10日,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纲要办”)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布署2011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同时,会上还向新闻媒体发布了2010年广东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有所提升,2010年广东省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3%,比2005年的1.6%提高了1.7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3.27%的平均水平,公民支持科技事业并对其充满期望。

  与会新闻媒体记者对2010年广东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较为关注,会议专门安排了答记者问时间,广东省“纲要办”主任、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焕泉解答记者提问时提到,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广东公民意识到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参与科技事务的意识也加强,但缺乏必要的基本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如发生在日本大地震期间的全民抢盐事件就是一个缺乏基本常识的典型案例。


广东省“纲要办”主任、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焕泉解答记者提问

  “3.3%的数据并不乐观,这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吴焕泉强调,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仅靠一般的科普宣传是不够的,更需要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科学教育和专门培训。

  据了解,为及时、全面地了解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经国家统计局(国统制[2009]65号)批准,中国科协委托中国科普研究所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开展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借此机会,广东省科协委托中国科普研究所同步开展第二次广东省公民科学素养状况调查。

  此次调查从三个方面定量测度广东省公民的科学素质,了解了公民的科学素养状况、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相关活动的情况及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有较大提升,2010年广东省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3%,比2005年的1.6%提高了1.7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国3.27%的平均水平。

调查从三个方面定量测度广东省公民的科学素质

  1.广东省公民科学素质的构成情况。经综合测算,2010年广东省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3%。其中,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19.2%,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11.9%,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50.1%。

  分析表明,广东省公民的科学意识普遍较强,说明对科学技术的认同度较高,但缺乏必要的基本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很重要,但不懂得如何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处理发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与科学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仅靠一般的科普宣传是不够的,更需要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科学教育和专门培训。

  2.公民科学素养水平差异显著。调查显示,广东省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从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城乡分布等方面的分析来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不同年龄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表现为随年龄段增加而降低的趋势。18-39岁年龄段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为4.2%;40-54岁为2.4%;55-69岁为1.4%。男性公民比女性公民的科学素质要高。

  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为9.5%;高中(中专、技校)、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公民的比例依次下降,分别为2.7%、0.3%。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其科学素养水平密切相关,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也大。


广东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05年的1.6%提高到2010年的3.3%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科学素养水平差异显著。城镇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8%,农村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0.8%。根据2010年调查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6%,城镇居民具备的科学素养比例为6.4%,明显高于广东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3.3%)和城镇居民具备的科学素养比例(4.8%)。广东省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0.8%),低于东部(2.5%)、中部1.8%和西部地区(1.3%)。

  3.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及科技兴趣。调查显示,广东省公民对获取科技发展信息的主要渠道仍然是电视(85.3%)和报纸(69.2%),因特网(38.6%)排在第三位。公民利用因特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比2007年(17.7%)大幅上升。其他依次为:与人交谈(34.0%)、广播(16.2%)、一般杂志(14.9%)、图书(12.3%)、科学期刊(10.1%)。

  2010年广东省公民对重大科技新闻的关注程度比2007年有较大的提高,依次表现出为:节约资源能源(67.6%、45.1%)、科学新发现(67.0%、44.9%)、医学新进展(66.0%、44.8%)。广东省公民最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为医学与健康83.3%、其他依次为:经济学与社会发展42.5%、计算机与网络36.0%、环境科学与污染治理35.4%、军事与国防28.5%、人文学科(历史、文学、宗教等)18.0%、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9.8%、天文学和空间探索9.4%、遗传学与转基因技术8.5%。

调查表明,公民参观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的比例逐步上升

  4.公民对科普活动的态度向好的方向转变。调查表明,公民参观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的比例逐步上升。根据2007年和2010年广东省公民利用科普设施情况的调查表明,公民参观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的比例明显上升,由25.2%上升到29.1%。公民参加科技周、科技节、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由10%上升到15.7%;参加科技培训的比例由 17.5%上升到24.6%;参加科技咨询的由20.7%上升到22.2%;参加科普讲座的由16.7%上升到21.6%。

  5.公民参与科技事务的意识较强。随着公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升,广东省公民参与科技事务的意识较强,有75.3%的公民认为“公众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支持,是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有69.4%的公民赞成“政府应该通过举办听证会等多种途径,让公众更有效地参与科技决策”的说法,有68.3%的公民赞成“科学家要参与科学传播,让公众了解科学研究的新进展”的观点。这说明广东省公民对科学传播工作的期待,应加强科普宣传教育,让公众更多地了解重大科技计划,不断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6.公民对科技职业声望的认同度仍然较高。调查显示,教师(47.3%)、科学家(42.2%)、医生(37.4%)仍然排在职业声望的前三位。广东省公民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与认同感并不一致,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依次为:企业家(46.8%)、政府官员(44.4%)、医生(44.2%)、教师(42.8%)、科学家(31.5%),企业家、政府官员职业排在科技职业之前,与全国的调查结果并不一致。


分享到:
×

用户登录